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廣東在行動

廣州已建成交付16個方艙項目 疫情仍集中在海珠 荔灣、番禺、白雲、天河、花都逐步得到控製

時間 : 2022-11-18 10:40:1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11月17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16日零時至24時,廣州市新增8761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16人在社會麵發現,其餘均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症狀8486例,輕型及普通型275例,感染者有序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

  總體來看,廣州市疫情仍集中在海珠區,此外,荔灣、番禺、白雲、天河、花都區通過這幾天的有力防控,前期聚集性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製,南沙、黃埔、增城、從化前期大部分聚集性疫情都在收尾階段。當前,廣州市爭分奪秒建設方艙醫院、隔離場所等,推動應急力量儲備盡快投入使用。

  30餘條街鎮部分區域降低風險等級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通報,16日海珠區新增8582例,92.6%新增感染者集中在鳳陽街、南洲街、華洲街區域。越秀區礦泉街出現明顯聚集疫情,處於發展期。另一方麵,全市有30餘條街鎮部分區域降低風險等級或解除臨時管控。

  “荔灣、番禺、白雲、天河、花都的疫情實時傳播指數都陸續回落到1.1—1.2,其中白雲已經降至1.0。”廣州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介紹,通過持續跟蹤疫情實時傳播指數(RT)的變化,當前海珠區的RT已經從一周前的2.2下降到了1.5,最近4天RT都維持在1.4—1.5之間,說明一周以來的防控措施起到了遏製病毒擴散的作用。

  張周斌表示,廣州市病例數仍在持續攀升也反映了一個事實:海珠區感染人數基數較大,即使在傳播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新增感染者數量也還是會很多。他認為,要進一步改善這種情況,需要更加集中力量阻斷海珠高風險區域內的疫情傳播,主要是通過加強核酸檢測力量,實行單人單采和抗原檢測,以便能夠盡快發現新增病例。

  廣州市按照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製定分級分類診療辦法。一方麵,大力推進方艙醫院建設,接收無症狀感染者;統籌調度醫療資源,指定17所省市屬三級醫院為方艙醫院運行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麵,在定點醫院建立專家會診製度,根據病情實施分類收治、中西醫協同治療;對合並嚴重基礎性疾病、高危孕婦等特殊病例實行“一例一檔一策”精準施治,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已交付超3.9萬張方艙床位

  當前,廣州市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疫情處置處於關鍵階段。截至16日,廣州全市在院確診病例6006例,前期診斷的普通型病例中有一例轉為重型,一例轉為危重型。上述兩名重型、危重型病例均是帶有多種嚴重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目前經治療後病情基本穩定。然而,全市疫情確診病例仍以無症狀、輕型及普通型為主。

  為實現對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快速轉運,廣州市加快方艙醫院、隔離場所等建設。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保森介紹,截至11月17日12時,廣州市共規劃建設方艙醫院床位和隔離板房床位246407床。其中,方艙床位計劃數114392床,隔離板房床位計劃數132015床。

  王保森介紹,廣州市規劃建設方艙床位114392床,已建成交付39164床、在建75228床。當前已建成交付項目16個,共計39164床。主要包括:海珠區琶洲方艙醫院(16720床)、黃埔區生物安全園方艙醫院(1500床)等。此外,在建項目20個、75228床。主要包括:黃埔區方艙醫院6000床、天河區方艙醫院7000床、花都方艙醫院2000床等。

  在隔離板房建設方麵,王保森介紹,全市隔離板房床位計劃數132015床,已建交付28235床,在建103780床。當前已建成交付項目14個、28235床。主要包括:白雲區國際健康驛站(5000床),番禺南站項目(5799床)、黃埔知識城項目(5500床)等。此外,在建項目3個共計103780床。主要包括:白雲區沙太路項目6300床、荔灣區芳村體育場館項目10000床、南沙區萬頃沙項目87480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