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活力廣東”專題活動走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來自科技、曆史、文旅、財經、科普等領域的網絡文明夥伴、正能量網絡名人及媒體記者齊聚橫琴,實地感受合作區成立3年多來的“琴澳和鳴”。
站在339米高的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停機坪,嘉賓們俯瞰琴澳。這座形似“蛟龍出海”的摩天大樓,是合作區的金融地標。截至2025年初,橫琴IFC辦公及商業部分已進駐及簽約企業、商戶58家。入駐企業中,澳資企業占比約15%,科技類企業占比約20%,金融及類金融機構占比逾60%。
“在這裏排一次隊即可通關,非常‘絲滑’。”在橫琴口岸,便捷的通關體驗令博主們驚歎。
據珠海邊檢總站橫琴邊檢站統計,合作區自2024年3月1日正式實施分線管理以來,經橫琴口岸出入境人員超2770萬人次,車輛超297萬輛次,分別同比增長31%和33%。其中,澳門居民和澳門單牌車分別為643萬人次和196萬輛次,占客流總量和車流總量的23.2%和66%。
走進“澳門新街坊”項目,澳門特色元素與嶺南煙火氣交織,澳門居民在這裏安居樂業。該項目共建設27棟住宅樓宇,配套學校、衛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家庭社區服務中心,銜接澳門標準服務。
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127家企業紮根發展,其中60家來自澳門。“我們致力於讓中醫藥走向世界。”產業園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產業園已搭建起符合中國認證標準的GMP中試生產、研發檢測、產業孵化基地,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專業化公共服務平台。
在橫琴天沐琴台展示廳裏,“琴澳和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主題展”全景展示了橫琴開發15年,特別是合作區成立以來的發展成果。數據顯示,2024年,合作區GDP達到538.48億元,同比增長5.3%。
博主“麻薯波比呀”是珠海本地人,“我小時候橫琴還是以水產養殖為主,現在這裏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我感到非常驚訝和自豪。”他特別提到,身邊許多同學已經在橫琴的不同崗位上工作,“橫琴給年輕人的機會非常多。”
活動當天,嘉賓們還親身體驗了橫琴無人駕駛巴士的“黑科技”,感受eVTOL飛行器的未來交通,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參觀了“古蜀瑰寶——三星堆與金沙”文物特展,探秘三星堆文物與灣區文化的時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