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據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單位6月18日消息,隨著最後一倉混凝土入倉,14日9時8分,位於廣州南沙獅子洋畔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B3標GZ20#工作井內襯結構順利完工。這是該工程首個完成內襯施工的超深盾構工作井,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6月28日盾構始發,推動珠三角工程進入穿江越海盾構施工新階段。
穿越獅子洋盾構線路是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關鍵路線,也是工程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盾構隧洞段。該線路埋層深、跨度長,圍岩富含地下水,沿線斷裂帶密集,地質環境極其複雜,施工難度極高。在全線50米以上的係列超深盾構工作井中,建設者們創下了首個完成首幅地連牆澆築、首個完成壓頂梁施工、首個開挖到底、首個完成內襯結構施工等多項“第一”,對工程全線超深盾構工作井的建設起到先行先試示範作用。
據了解,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延綿百餘公裏,主要采用地下深埋盾構方式建造,隧道平均埋深40米至60米,穿越有著“地質博物館”之稱的珠三角地區,地質條件極為複雜,施工安全風險較大。自2019年5月全麵開工以來,該工程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科學製定、有效落實安全管理體係。目前,工程全線各標段陸續進入深基坑開挖及盾構掘進階段,各施工單位將在建設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安全措施,全力防範湧水湧砂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作為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基礎設施,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線路全長113.2公裏,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工程建成後,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水資源安全保障與重要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