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85歲的香港老人周誌明在肇慶迎來了新生活。
1個多月前,當他走進香港賽馬會伸手助人肇慶護老頤養院(下稱“頤養院”)時,目光便被門口的一棵棵大榕樹所吸引。榕樹茂盛的根須密如發絲垂直向下,奮力紮進泥土裏。猶如離家的遊子,對故土的無限向往。周誌明祖籍揭陽,故鄉的村頭巷尾隨處可見榕樹,這是記憶裏最美的鄉愁。
頤養院由香港伸手助人協會負責運營,2014年入選香港社會福利署推行的“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該計劃由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符合條件的香港老人在院舍的食宿、護理服務、個人照顧及基本醫療等費用,為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床位的香港老人提供在內地養老的新選擇。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三地人員往來日益頻繁。2023年歲末,粵港發布新消息,兩地將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納入更多養老機構。今年,大灣區養老產業將迎來進一步的融合發展。
新生活
回內地落葉歸根
2023年11月16日,從香港搭乘約1小時40分高鐵,再轉乘40分鍾左右汽車,周誌明抵達了位於肇慶市高要區白土鎮的頤養院。對他而言,廣東是一片從未真正長期停駐,卻始終縈繞在心間的故土。
1938年,周誌明出生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華人家庭。19世紀末,其曾祖父曾在廣東積極參與救亡圖存運動,後因受到追捕,漂泊至南洋落地生根。雖然背井離鄉,對故鄉故國牽掛始終刻在周家人心裏。憶及童年,周誌明一直難忘長輩對自己的諄諄教誨。“回家看看”的心願,自小深埋在他心裏。
1957年,周誌明回國來到南京學習俄語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俄語教師。1957年起的26年間,周誌明在南京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1983年,為了方便與還留在印尼當地的親人相聚,他和妻女離開南京前往香港工作。
因為割舍不下的情結,周誌明定居香港後仍不時回內地走走看看。近些年,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身體明顯不如從前:血壓、血糖和血脂不斷升高,腿腳不再靈活,出行需要拄拐杖。不僅往來兩地不便,獨立生活更成難題:女兒們為工作忙碌,孫女們在國外留學。單是為了解決一日三餐,他都要頗費周章。
進養老院成了一個現實選項。起初,周誌明去看過幾家香港的養老院,可隻望得見天空一角的逼仄環境讓他非常猶豫。恰巧,有朋友介紹了這家位於肇慶的頤養院。他覺得這或許是一個回內地落葉歸根的機會。
經過幾天試住,寬敞的院舍、靜謐的環境、細致的照料,讓周誌明很快決定在這裏長期住下來。
最初,對於父親入住內地養老院,家人們也有顧慮。每晚7點半,他大女兒都會準時打來電話詢問情況,周末還會專程從香港趕來肇慶探望。
“多虧了梁姑娘,我女兒才放下心來。”周誌明指著頤養院工作人員梁曉華說。因為腿腳抬不高,又長有灰指甲,剪腳趾甲這樣原本稀鬆平常的小事對周誌明來說卻非常困難。盡管周誌明羞於開口,但注意到這個情況的梁曉華找來專用指甲鉗,為他細心剪去了變厚變長的腳趾甲。
聽到這件事,周誌明大女兒起初有些“吃驚”,“責怪”父親怎麼好意思讓工作人員幹這樣的“髒活”。但看到父親得到如此細心的照護,她又安心了不少。現在,她總和父親打趣:“有什麼問題,找梁姑娘比找我這個女兒還要靠譜!”
新趨勢
“北上養老”成為港人新選擇
隨著大灣區加速融合,不少香港長者選擇“北上養老”。他們有的自行挑選養老機構入住,有的則通過“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來到內地養老。
在頤養院,像周誌明一樣回內地養老的香港老人共有30多位。比周誌明早1個多月入住頤養院的冼勵誌便是其一。
每天清晨,82歲的冼勵誌總會吃上幾口最愛的麥片開啟新的一天,正餐葷素搭配的三菜一湯她總能“一掃而光”。補充好能量,她常和其他老人來到頤養院的露台,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打八段錦;或者慢悠悠下樓,在菜園和羊圈前曬太陽……在大城市“鋼鐵森林”中生活數十年後,他們很享受這裏的慢節奏生活。
港人到內地跨境養老漸成趨勢的背後,離不開粵港兩地的“雙向奔赴”。
基礎設施“硬聯通”不斷補齊,給灣區養老按下“加速鍵”。
如今,“軌道上的大灣區”四通八達。每天,數百趟列車從香港西九龍高鐵站發出,直達大灣區內地城市,讓出行不便的老人獲益良多。冼勵誌說,想念親人或需回香港辦事的時候,她可以很方便地坐高鐵返港。
規則標準“軟聯通”不斷完善,為跨境生活注入“潤滑劑”。
對於香港老人來說,來頤養院養老意味著要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為了讓他們更加適應新生活,院舍引入了香港的很多設計理念和標準。伸手助人協會營運總監朱可您舉例說,頤養院特別注重人性化理念,如針對有的老人坐輪椅、有的手部力量不足等問題,院內燈控開關根據老人的高度和力度進行專門設計。此外,在香港經營養老院需遵守社會福利署的16項服務質素標準(SQS),香港伸手助人協會在頤養院采用了比SQS更細致的標準。
同根同源“心聯通”不斷加深,給粵港老人搭起“連心橋”。
粵港澳三地民俗相近。每逢傳統節日,頤養院會為老人準備特色美食,如湯圓、粽子、月餅和餃子等。頤養院還會定期舉辦集體生日會,邀請當地老幹部活動中心老幹部、中小學師生相聚一堂,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溫馨。
來到頤養院後,周誌明很快結識了一幫“老夥計”。他的“室友”是一位94歲的內地老人。盡管兩人人生經曆不同,但都講粵語,都愛看球賽、拉家常,雙人房裏常歡笑不斷。
來內地養老,不僅讓香港老人“老有所養”,更為他們打開了深入了解祖國的廣闊視角——
每隔一段時間,頤養院都會帶老人走出去看看:在高要貓爪穀景區,感受馬鞭草花海的浪漫;在肇慶市博物館,觸摸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在佛山祖廟,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以前在課本或長輩口中了解到的祖國內地,那麼近、那麼真實、那麼可愛,讓這些香港老人們深深喜歡上這裏。他們也會把在這裏的所見所聞分享給親人,讓家人們更加深入了解國家的嶄新變化。
新願景
迎接更多歸家的“孩子”
新趨勢之下,不免潛藏新問題。
對於香港老人來說,在內地如何更方便看病就醫,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朱可您說,香港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受限、跨境醫療係統不聯通等問題,讓不少香港老人對於“北上養老”有所顧慮。冼勵誌舉例說,她2023年11月底回香港做了心髒手術,後續還需要時不時返港複診拿藥。
有關探索正在積極推進。比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深圳龍崗區荔枝苑社康服務中心正在開展試點,允許符合相關資格的香港長者使用醫療券。在肇慶,頤養院和高要區人民醫院開展合作,為入住老人購買醫療保險,保障範圍涵蓋門診、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報銷額度最高達45000元。如果香港老人參與了“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他們的醫保費用則由服務計劃提供補貼。
朱可您注意到,疫情前香港老人往往選擇舟車勞頓回香港就醫,如今得益於相關政策的逐步完善,不少香港老人開始接受在內地就醫開藥。
對於老人來說,既要“老有所醫”,也需“老有所依”。
在頤養院,香港老人的年齡從70多歲到100歲不等。他們人生經曆、家庭條件、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待得久了難免會思念在香港的親人。
如何填補他們的精神寂寞?不少老人直言,除了吃好喝好睡好外,他們渴望更多情感寄托,但這不隻是簡單的“唱唱歌、跳跳舞、下下棋”。遊曆河山、製作非遺、創作書法、開展尋根之旅……業內人士建議,策劃更多體現粵港澳三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民俗相近的文娛活動,讓香港老人更有歸屬感。
如何進一步擴大“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覆蓋麵,是另一個重要問題。2023年11月,廣東省民政廳與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同意就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開展進一步合作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雙方共同指定的內地城市,共同選取由內地機構營辦的養老機構參與“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並推動落實相關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近年來正積極聯動推進大灣區養老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目前,港澳服務提供者來粵興辦養老機構,在市場準入、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方麵已與內地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廣東省內現已有7家由香港服務提供者開設或運營的養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