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生態區位重要、生態基礎良好、生態資源豐富。圖為韶關丹霞山景區。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進入新時代以來,韶關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先後突破1000億、1500億大關,同全國一道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為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日前,韶關市委書記陳少榮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說。
陳少榮表示,謀發展抓發展始終是時代的主旋律,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韶關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上來,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工作部署和省委黃坤明書記在韶調研指示精神,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實施生態立市、工業強市、縣域富市“三大戰略”為重點,以開展綠美韶關、產業攻堅、科教人才、營商環境優化、要素保障、資源盤活“六大行動”為抓手,以推動基礎設施水平、基層治理水平、民生事業水平“三大提升”為基礎,堅決打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攻堅戰,堅定不移推進生態優先、攻堅產業發展、做大縣域經濟、守住安全底線,以新的更大作為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更多領域加快實現改革重塑、換道領跑
南方日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未來五年,韶關如何改革重塑、換道領跑,跑出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陳少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作為北部生態發展區,又是老工業城市,我們深刻認識到,總書記為廣東指明的根本出路,也是韶關的唯一出路。我們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韶關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和總抓手,牢固樹立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項目為王的理念,乘著“東數西算”、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戰略“東風”,舉全市之力大抓產業、大抓平台、大抓項目、大抓環境,在更多領域加快實現改革重塑、換道領跑,努力在新賽道上打開韶關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一是堅決打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攻堅戰。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實施製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突出抓好重點產業發展,加快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大力培育發展大數據、新能源、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五金模具、機械裝備、汽車零配件、稀土等重點產業,加快挺起韶關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突出抓好招商引資,成立市縣鎮村四級書記為組長的招商引資工作小組,強化以商引商、以鏈引商、精準招商,接下來,我們將召開製造業招商、綠色生態產業招商兩場招商大會,以實際行動持續掀起招商引資熱潮。突出抓好項目建設,發揮重大項目並聯審批專班作用,用好“並聯審批”“容缺預審”“上下聯動審批”等集成服務措施,推動重點項目無障礙推進、無障礙建設投產;加強項目謀劃,形成“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項目建設滾動發展格局。突出抓好工業投資,特別是加快推進工業技改,引導支持企業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突出抓好產業園區建設,堅持高新高端高效、集聚集群集約的導向,規劃建設產業有序轉移平台,完善園區功能配套,每個園區重點培育1—2個主導特色產業,讓園區特色更特、優勢更優,著力打造產業發展的“金名片”。
二是堅決打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攻堅戰。堅持把縣域鎮域經濟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推進強縣聯鎮帶村,切實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抓住縣域這個重要發力點,統籌抓好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支持引進能夠改變發展格局的龍頭項目,培育縣域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分類推動鎮域經濟發展,實行鄉鎮(街道)經濟發展分類排名,推動各鄉鎮(街道)黨政一把手和黨政班子重視並主動抓經濟、抓產業,著力打造一批工業、農業、文旅強鎮。
三是堅決打好深化改革攻堅戰。堅持動真碰硬加強改革攻堅,加快突破各領域體製機製弊端和難點堵點問題,下大力氣解決項目建設要素瓶頸製約問題,以改革重塑韶關發展新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實施營商環境“紅黑榜”製度,做實“暖企”行動,當好“店小二”“服務員”,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堅定扛起生態大旗 推動生態優勢轉為發展優勢
南方日報: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韶關作為北部生態發展區,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陳少榮:綠色是韶關的底色,也是韶關的最大優勢。作為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的中堅力量,近年來,韶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抓生態保護,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家底”越來越厚實,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林業用地麵積穩居全省前列,先後入選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製國家試點和國家林業碳彙試點市,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國家森林城市。接下來,我們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落實省委關於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堅定扛起生態這麵大旗,在保護好韶關綠水青山的前提下,大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一是以更高標準築牢粵北生態屏障。以落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積極推進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加快丹霞山國家公園創建,結合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管育並重抓好林分優化、林相改善,點線麵結合抓好城鄉綠化美化,打造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將韶關建設成為四季如畫、五彩繽紛、人人向往的“天然氧吧”“康養勝地”。
二是以更高水平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堅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科學製定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健全工作責任體係、政策體係,構建以“六個一”(一個碳中和研究院、一個碳中和產業園、一個碳中和產業基金、一個碳中和智庫、一個碳中和交易平台、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係統示範區)為實施路徑的碳達峰碳中和“韶關模式”,全力打造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範區。推進生產方式綠色轉型,統籌抓好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等優化調整,加快工業企業綠色化改造,大力發展需要山水而不汙染山水的產業。
三是以更大力度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立足韶關豐富的生態資源、文旅資源,發掘利用好森林旅遊、康養、科普、研學和生態的綜合價值,大力發展生態康養、文旅產業和林業經濟、林下經濟,統籌抓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讓“綠色顏值”和“金色產值”共生共贏。
持續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第一方陣
南方日報: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部署。韶關如何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新典範?
陳少榮:韶關是全省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人均土地資源和耕地資源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位,已形成優質稻、蔬菜、竹子、水果、畜禽、優質魚六大主導產業,現有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5個、數量全省第一,17種地理標誌特色優勢品牌,“善美韶農”品牌越來越響亮,加上緊靠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優勢,發展現代農業、推動鄉村振興大有可為。接下來,韶關將立足自身優勢,深入實施鄉村振興“3510”工程(三項重點工作、五大改革、十大行動),持續推動韶關鄉村振興走在全省第一方陣。
一是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建好用好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擦亮“韶關蘭花”“韶關珍果”“韶關茶”“韶關食用菌”等區域公用品牌,抓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布局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特別是預製菜等農產品精深加工,培育壯大鄉村旅遊、數字農業等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完善聯農帶農機製,發揮鄉村振興車間就業帶動作用,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讓老百姓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
二是建設魅力特色鄉村。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打造富有粵北特色的鄉村振興示範帶為引領,不斷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突出本土曆史人文和鄉土特色,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特色民居,把挖掘原生態鄉村風貌和引入現代元素結合起來,打造具有韶關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三是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堅持黨建引領,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前沿哨所”作用,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加強基層黨組織對各類鄉村組織的領導,堅決占領基層各個角落、各個陣地。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強化法治教育,完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培育崇德向善、鄰裏和睦、勤勞致富、共促發展的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