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提出,抓住用好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集中推出一批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實踐活動效果。
廣東各地各部門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國慶前夕推出一係列便民惠民利民的暖心措施,在假期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出行有保障,服務不斷檔
“在‘美麗深圳’公眾號提前預約,隻需動動手指,就可了解空餘車位情況,再也不用為停車而‘繞圈圈’了。”近日,到公園遊玩的深圳市民黃小姐體驗到停車場的智能升級,豎起了大拇指。
在深圳,園博園、紅崗公園、兒童樂園停車場提供智慧化停車服務,市民遊客最長可提前2小時預約,這將緩解市民等車位的困擾。
肇慶高新區也實施了智慧停車項目。除配套停車設施、增設路內停車位、盤活現有停車泊位、利用智能化手段實現智慧停車外,國慶期間區內實施全路段免費停車,為市民提供公共停車位1329個。
為保障國慶期間群眾出行更安全順暢,廣東各地出台了一批暖心措施,通堵點、疏痛點,切實將便民利民落到實處。
廣東省鐵投集團積極協調委托運輸單位,在節日期間大幅增開莞惠城際列車班次,在日常每天開行51列基礎上,在高點增開列車34列,在低點增開列車17列;省交通集團在粵通卡APP及全省31個粵通卡線下營業廳同步開展“ETC藍牙電子標簽免費更換”活動,9月份開始實施以來,日均辦理超過1000筆,累計完成2.3萬筆更換業務。
在珠海,原計劃在2021年底前建成通車的鶴港高速一期工程機場東路至機場高速段於9月28日提前具備通車條件,緩解珠海東西向交通擁堵、提升交通便捷水平。
不僅做好交通出行保障,多地yabo2018柏林赫塔 假期不“斷檔”,切實為民解決急難事。
今年國慶期間,東莞擬組織各園區、鎮(街道)開展“民生大莞家”喜迎國慶係列集中幫扶活動。通過集中收集、辦理群眾“微心願”,繼續為該市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例如,為滿足部分新人希望選擇在國慶期間登記結婚的實際需求,東莞市民政局“為愛加班”,將於10月1日、2日上午9:00—11:30加班為群眾辦理婚姻登記業務。同時,聚焦民生需求,持續針對特殊人群推行便民服務:如老年人辦事免預約,一對一優待服務;殘障人士專人服務;線上材料預審服務等。
義診進鎮村,關愛送上門
為加強分級診療,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今年以來,廣清對口幫扶指揮部等單位組織的廣藥—連南醫共體專家開展了2021年“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國慶期間,將有來自廣州和連南的骨科、腫瘤科、婦產科等科室共23位專家持續赴各地義診。
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服務“一老一小”、幫扶生活困難群眾……各地各部門深入基層一線,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將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
在江門,多家醫療機構實行“無假日”門診,方便國慶期間市民就醫。其中,江門市中心醫院、江門五邑中醫院、江門市人民醫院等正常提供診療服務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核酸檢測服務,正常開展輪椅租借、導診谘詢、資料打印等各類便民服務。
在深圳,南山區登良社區組織社區手工小組成員為長者製作手工藝品,並入戶探訪特殊老年人,送去溫暖與關懷;龍崗區糧食有限公司黨支部在超市設置臨時大米領取櫃台,向周邊社區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贈送500份大米,並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派送上門。
在廣州,市供銷合作總社以“我幫群眾買靚貨”等活動為載體,走街串巷開展為困難群眾送菜上門服務活動,並協調周邊門店配送,將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融進“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