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耀水為青少年講黨課。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能活到這個歲數,親眼見到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很激動。感謝黨對我的肯定,這將鞭策我繼續前行。”提及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今年已是102歲高齡的鄺耀水字字鏗鏘有力。
入黨83年,一顆初心貫始終。鄺耀水出生於廣東東莞,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征途。他參加過抗日救亡先鋒團、東江縱隊,勇敢赴前線殺敵;新中國成立後,則奮戰水利一線。離休30多年,他發揮餘熱,沉澱家鄉作貢獻。
“我不怕死,我要入黨”
1937年,日軍侵華,戰火紛飛。不到20歲的鄺耀水在鐵路當工人。“身邊的工友是共產黨員,他們救國救民舍生忘死。我當時就明白,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如果被國民黨特務知道,輕則坐牢,重則槍斃,你怕不怕?”83年前,鄺耀水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麵對嚴厲一問。“我不怕死。我跟你們走,隨時準備犧牲。”鄺耀水堅守至今的初心,在那刻已生根發芽。
鄺耀水的一生,曆經無數驚心動魄。炮火連天,他上前線與敵人廝殺;地下鬥爭,他日行數十公裏運送黨組織秘密文件,也曾深入虎穴刺探軍情。
1939年,鄺耀水帶領20餘名戰友趁夜燒毀大湧橋,以切斷日軍駐守橋兩端的堡壘聯係,確保我部隊成功突襲。
當他們準備撤離,蔓延的火光驚動了日軍,槍林彈雨隨之而來,“前後都是日本兵,沒有退路”。
看到前方跌倒的同誌,鄺耀水來不及多想,背起就跑。後來他才發現,這位同誌早就犧牲了,無奈之下,鄺耀水隻好放下犧牲的同誌,和戰友們撤退。
到了安全之地,劇痛席卷而來,鄺耀水正往外淌血的腿上中了彈,血肉模糊。附近村民用一把燒紅的閹雞刀,直插入傷口幫他取出子彈。
“那時多少前輩都犧牲了,我痛一下又有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堅持鬥爭。”鄺耀水拍拍腿說。由於殘留彈片還在裏頭,他的腿至今時常會疼。
“入了黨,就是鐵心為人民的”
東莞解放後,鄺耀水紮根家鄉一線。“東莞有35萬畝農田,人們為什麼還吃不飽?”這曾是鄺耀水難解的心結。後來,他陸續擔任東莞防汛指揮部負責人、縣水利局副局長,深度參與當地建設發展工作。
反複探索後,鄺耀水在防洪抗旱中逐步認識到水利的重要性。他帶領東莞人民建設水庫、開鑿運河、修堤治本,與幹部群眾一起搞豐產片。
十年時間,糧食增產翻番,人民生活換新樣,東莞由農業轉向工業的基礎也堅實打牢。他說,這是黨員應該做的事,“中國共產黨是指路明燈,入了黨,我就是鐵心為人民的”。
百歲高齡,鄺耀水每天堅持看新聞,還為社會公益東奔西走。
關心下一代成長,鄺耀水也是青少年的引路人。把陽台當講台,他在家中開黨課,激勵後輩愛黨愛國愛人民;在社區禁毒工作中,他幫助57名青年戒除毒癮,走上正途;塘廈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亦傾注著他的心血……“多活一天,我就多幹一天。”對於鄺耀水而言,黨的事業是他畢生的追求。
“疾病纏身數十秋,苦苦支撐為何求。黨恩未報情難盡,人民養育未曾酬。如今年老肢無力,誓將餘光發春秋。”這是鄺老寫的一首肺腑小詩,也是這位百歲老人一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