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扶持培育了陽光玫瑰葡萄、優質稻、茶葉、中草藥、小龍蝦等千畝以上規模連片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圖為茶葉基地。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6月23日,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廣州召開。南雄市委組織部獲評廣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南雄市委組織部以“三個在先”(黨組織優化設置在先、黨組織領導決策在先、黨員作用發揮在先)機製為抓手,持續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緊抓幹部隊伍管理,深化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貧困戶富在產業鏈,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製。2018年以來,該市基層組織建設績效評價連續三年在韶關市各縣(市、區)中排名第一。
成立自然村黨組織千餘個
將109個行政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部,成立自然村(村小組)黨組織1041個。同時在村級黨組織領導下在自然村建立管用的黨群理事會,把農村黨員、廣大村民、鄉賢力量動員起來,把資源和人組織起來,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雄堅持“黨組織優化設置在先”,以黨支部規範化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黨的組織設置向最基層延伸、向麵上覆蓋,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不斷深入。
2018年6月,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現場會在南雄召開。通過強化黨的建設,南雄全麵全域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6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實現較高質量脫貧;2021年6月南雄市鄉村振興局榮獲全國鄉村振興(扶貧)係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南雄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軍說道,圍繞“黨組織優化設置在先”,接下來要更加強調“兩個覆蓋”: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打造16個千畝以上特色產業
“黨支部在土地流轉、生產推進、聯農助農興農這一塊起到了很大作用,我們企業對未來發展壯大更有信心。”南雄湖口鎮長市村1500畝的現代化大棚辣椒種植基地負責人鄒崇堅感歎。把黨支部建在基地上,是南雄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南雄市堅持“黨組織領導決策在先”,注重抓好與製度機製、與促進各項工作有關的黨建,把黨的建設特別是增強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貫穿於各項工作全過程,推動基層黨組織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等工作中唱主角。明確村級“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健全基層黨組織抓黨建考核辦法,創新實行“三會一課”全程紀實及報備審批製度,明確把思想理論學習作為各級黨組織會議的第一議題、領導帶學領學督學及講專題黨課的首選內容。
設立發展村集體經濟獎勵金,大力推行村黨組織領辦創辦經營主體模式,打造了16個千畝以上特色產業。2020年以來,南雄扶貧產業實現收益3200多萬元,全市貧困戶人均分紅1600元;2020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比2018年增加43個。今年,南雄還製定實施農業產業發展“1055”行動計劃,推動農業產業高效高質發展。
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南雄市堅持“黨員作用發揮在先”,注重抓好與“人”有關的黨建,堅持把鎮級黨委、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
南雄強化鎮級黨委“龍頭”作用,為實施鄉村振興等需要,注重把資源向鎮街傾斜,通過考核、巡察、督查等形式,一線精準考察識別幹部,2020年提拔脫貧攻堅一線幹部9名,提拔疫情防控一線幹部12名,提拔11名抓黨建實績突出、能幹善抓農村工作的幹部充實到鄉鎮領導班子。強化村級黨組織書記“頭雁”作用,大力實施“頭雁”工程,高質量完成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並在韶關率先探索招聘村級組織員方式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力量。
南雄強化黨員“旗幟”作用,通過搭建黨員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平台,持續深化“評星定級”管理,紮實推進“民情夜訪”“社區吹哨、黨員報到”活動,圍繞基層事務,紮實開展農村在家黨員結對幫扶和落實農村生活垃圾常態化保潔等係列活動,帶動身邊群眾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各項工作之中,在主動服務中贏得人心,同時培育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71名、創業致富典型2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