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驅車駛經梅州市S333東升工業園至明山隧道段,就會看到道路兩邊道釘不斷閃爍,這些道釘就像繁星點點,照亮路麵,護航過往車輛。
道路交通安全,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出行安全與幸福。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被納入省委、省政府“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省應急管理廳牽頭成立工作專班,以一係列有力舉措推進係統防範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在全省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暨稀土自發光示範路建設現場會上,梅州市試點安裝自發光道釘等經驗做法得到了推介。
為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省應急管理廳還在省內各地推動開展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全麵推行危化品“一企一品一碼”標識化管理工作,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築牢安全防線。
道路交通整治出實效
事故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近年來,“兩客一危一重貨”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這些車輛的運輸安全是係統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加強對重點車輛的管控,省應急管理廳牽頭搭建了“兩客一危一重貨”重點車輛智能監控預警融合平台。該平台接入了廣東在運營的數十萬輛客運、貨運、危運重點車輛智能監控數據,實時監控監督司機安全駕駛,即時對高危駕駛行為進行提醒,大大降低了重點車輛的道路交通事故風險。
“借助實時監控,我們在後台就可以監控到司機的違規操作行為並及時提醒。”一家運輸企業的負責人高先生說,如今其公司的司機開車抽煙、疲勞駕駛、超速等危險駕駛行為,已幾乎杜絕。
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36.4萬輛廣東籍“兩客一危一重貨”車輛已實現智能視頻監控係統安裝全覆蓋,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26個化工園區100%完成部署應用。
在農村公路安全防護方麵,全省9700處平交路口100%完成“一清一燈一帶”建設,19042處國省道沿線村道出入口100%完成“平安村口”建設。不僅如此,廣東還發布了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風險管控12項措施,強化全鏈條監管。
一係列紮實舉措,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數據顯示,3月11日至10月27日,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2.81%、21.32%。目前,省工作方案中部署的18類55項任務已完成88%。
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落實長效機製,堅決守住不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底線。不僅要加快淘汰57座以上大客車和臥鋪車,還將加快與廣西、江西、海南等周邊省份的“兩客一危”車輛監控數據共享。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還要加快推廣中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建設加油站“司機之家”的做法,為貨車司機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保障。
全麵推行“一企一品一碼”
危化品有了“身份證”
走進中石化廣東省分公司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油庫,停靠在路邊的油罐車身上粘貼了一張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就會出現“化學品安全信息碼”,化學品名稱、危險性說明、泄漏應急處置方法等重點信息一目了然。危化品有了“身份證”,為存儲、運輸多上了一重“保險”。
根據應急管理部部署要求,今年4月,廣東省率先試點推行“一企一品一碼”製度,全力推進化學品登記綜合服務係統建設和“一企一品一碼”標識化管理部署應用工作。
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化學品登記中心、省化學品登記辦,組成工作專班掛圖作戰,並組織全省危險化學品和化工、醫藥企業共3000餘人召開視頻培訓會,分地區建立21個微信工作群,製作了應用培訓小視頻,加強數據審核、工作督促和業務指導。全省各地也把“一企一品一碼”應用工作作為監管執法的必查項目,強力推動企業按要求更新製作“一書一簽”並在產品上印刷或粘貼二維碼。
目前,“一企一品一碼”標識化管理已在廣東全麵實施,全省已有1324家危險化學品生產、進口(經營)企業完成二維碼生成並進行印刷或粘貼應用,已登記生成二維碼危險化學品13106個,實現企業生產的每一種化學品均有“身份證”生成的二維碼,按照要求進行印刷、粘貼或懸掛,方便用戶、群眾和政府部門快捷獲取化學品危險信息,為危險化學品危害信息、應急處理方法的有效傳遞提供了新的途徑。
“十個有”建設全麵鋪開
打通防災救災“最後一公裏”
“暴雨即將來臨,請大家迅速轉移到村裏的應急避難場所。”今年5月2日14時30分,廣州市花都區氣象台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區三防指揮部決定啟動防暴雨四級應急響應。接到通知後,花都區竹洞村的村幹部立即啟用大喇叭應急廣播係統,發布暴雨信息,通知村民到應急避難場所避雨。村民在村幹部的引導下,按照平時從明白卡、應急宣傳手冊上了解到的防災減災知識,迅速有序撤離。
能夠及時撤離村民,“十個有”建設發揮了關鍵作用。竹洞村不僅擁有“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的榮譽,更是被評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示範社區”,這裏已經全麵完成了行政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
何為“十個有”?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個有”指的是有組織體係、有大喇叭、有警報器、有避難場所、有風險地圖、有明白卡、有應急值守、有應急照明、有小冊子、有宣傳欄。
此前,省應急管理廳推出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針對農村地區分區域選擇了5個行政村創建綜合減災示範村、樣板村,竹洞村就是其中的一個村莊。
為完善“十個有”建設,竹洞村建立了健全防災減災救災組織體係,編製了災害應急預案;利用文化活動中心、廣場、飯堂等場所,因地製宜設置了避難所。平日裏,村裏還會印發明白卡、小冊子,或者利用宣傳欄開展防災救災減災宣傳。通過長期的宣傳科普,村民不僅提升了安全防範意識,還學會了一些自救技能。
竹洞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的做法經驗,在全省其他行政村得到了推廣應用,這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治理建設的一個縮影。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共有15572個行政村(社區)開展“十個有”建設,占全省總數58.4%;1450個鄉鎮(街道)至少有1個村(居)開展了示範社區創建,占全省88.8%;共成功創建示範社區1366個,數量居全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