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圖片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圖片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4月27日,據省林業局消息,去年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的10家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均順利通過。其中,丹霞山、雷瓊已收到2025—2028綠牌認證,其保護成果、科學管理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模式獲得認可。
自2004年丹霞山、黃山、石林等入選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迄今為止,我國世界地質公園已達49家,數量繼續穩居世界首位,其中廣東有2家。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模式地和全球丹霞地貌對比研究基地,2004年入選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年來曆經4次評估均獲綠牌通過。
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評估通過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丹霞山提出未來4年發展建議,包括作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應持續推進丹霞地貌研究的國際化進程;作為中國地質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科研工作的典範,要推動世界地質公園加強生物多樣性調查與保護,推廣“世界地質公園自然學校”建設經驗,將生物多樣性教育納入遊客體驗項目等。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則以獨特的火山地質景觀和熱帶生態聞名,於2006年申創成功,並先後四次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估認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在評估整改意見中,針對雷瓊世界地質公園顯示度、設施建設、科普教育等7個方麵工作提出指導。接下來,該公園將圍繞地質景觀優化、智慧服務提升等重點領域實施整改提升建設,著力構建沉浸式研學體驗場景,同時深化與全球地質公園的生態合作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