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林城相依,綠色正成為廣東更多城市的亮麗名片。2022年,隨著韶關、陽江、茂名成功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廣東成為全國成功“創森”城市最多的省之一。特別是各級林長的大力推動,已成為各地體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的重要推動力。
三個地市“創森”成功,折射著廣東以林長製帶動國土綠化和生態保護修複工作的一係列成效。2022年,廣東將高質量水源林建設工程和古樹名木保護行動列入了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取得明顯建設成效。目前,全省高質量水源林建設已完成102萬畝、完成率為100.9%,超額完成建設任務;在推進古樹名木保護行動方麵,通過林長製“一長兩員”網格化管護體係的構建,全省開展古樹名木補充調查,各地新發現疑似古樹6077株,並為828株一級古樹名木安裝視頻監控,為8萬多株古樹名木重新安裝保護銘牌,提高了古樹名木管護水平。
“全省各地發布林長令216道、各級林長巡林約108萬人次,各地努力克服春夏疫情和雨水災害,加快推進春季造林等工作,確保不誤林時。”相關負責人說,“麵對涉農資金整合後,生態林業建設資金不能滿足建設任務需求的問題,今年我們通過引起各級林長重視,加大協調力度,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中有12個市的高質量水源林建設資金保障率得到提升,珠海、惠州、湛江的資金保障率提升達30%以上。”
林長製的高位推動,使全省生態修複更加有力。林長製在廣東全麵推行後,省林長辦及時將各地生態修複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通報至各市縣級林長辦,指導各地查漏補缺,確保在林長製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目前全省已完成造林綠化265萬畝並落地上圖,完成量是國家下達我省重點造林計劃任務90.92萬畝的2.9倍。
通過各級林長學習帶動,各部門、各行業科學綠化意識及能力顯著提升。自廣東出台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後,全省已有11個地級以上市出台了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方案(意見)。廣州、深圳等地結合林長製工作會議開展科學綠化培訓,陽江市政府出台了高質量培育珍貴樹種資源的實施意見,梅州市啟動實施了重點區域國土綠化提升工作,清遠、韶關、江門開平等地的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加快出台實施,韶關、惠州成功爭取國家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並穩步推進,科學綠化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據悉,河源、肇慶、清遠等地相繼印發關於科學綠化的相關文件,進一步築牢科學綠化理念,推動國土綠化的能力水平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