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開局“十四五” 開啟新征程 > 重點關注

展望“十四五” 江門將重點發展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

時間 : 2021-06-08 09:22:18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打印】 【字體:

  日前,江門市發改局發布了《江門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江門經濟增長的貢獻逐年增大,2020年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健康、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五大新興產業實現規上產值超2100億元,增加值占當年地區生產總值的18%。

  在此基礎上,麵向“十四五”以及更為長遠的周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引領江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到2025年,江門將力爭形成3個超1000億的產業集群,並構建“3+2+4”戰略性新興產業體係。

  其中,“十四五”期間,該市將提升發展新材料、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三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兩大優勢特色產業。而在更遙遠的2035年前,江門將培育發展增材製造材料與裝備、新型顯示、天然氣水合物勘采裝備與化工、海洋生物醫藥等四大前瞻未來產業。

  提升發展三大戰略性支柱產業

  在提升發展三大戰略性支柱產業方麵,江門將重點發展新材料、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三大產業。

  在新材料產業領域,以新能源電池材料、石化材料、先進金屬材料、現代建築材料、電子信息材料、前沿新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產業是江門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2020年產業規模超800億元。“十四五”期間,江門新材料產業將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打造一批重點產品,推進新材料產業鏈的提質升級和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全麵提升江門新材料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預期到2025年,全市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達1500億元以上,龍頭骨幹企業40家以上,其中優美科、嘉寶莉、芳源、信義玻璃、海螺水泥等成為鏈主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新增10家以上,規上企業數新增200家以上,打造成為珠江西岸新材料產業製造高地。

  在大健康產業領域,2020年江門大健康產業規模超過600億元,生產企業超過100家,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形成了以營養保健品和綠色食品、生物醫藥和中醫藥、醫養與康養服務三大領域為核心的產業格局。

  “十四五”期間,江門大健康產業將力爭形成一批具有集聚帶動作用的大健康產業集群,拓展產業承載力、增強輻射帶動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提高產業鏈根植性。預期到2025年,該市大健康產業產值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初步形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生態化、產業體係現代化的江門大健康產業發展新格局。

  至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當前以印刷線路板、家用電器、智能電聲、軟件與信息服務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江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產業規模超過350億元,集聚了海信電子、建滔集團、世運電路、依利安達、創維顯示等一批龍頭企業。

  “十四五”期間,江門將重點鞏固印刷線路板產業優勢,加速打造家用電器產業新生態,推動智能電聲產業提檔升級,促進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做大做強。預期到2025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產業規模達100億元的企業累計超3家,產值規模超10億元企業累計超20家,規上企業數新增5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新增3家以上。

  加快發展兩大優勢特色產業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江門將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兩大優勢特色產業。

  目前,江門市智能製造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一批高端裝備製造業聚集區已初步成形,2020年江門市高端裝備製造業產值規模超過350億元。“十四五”期間,江門將積極承接與引進深圳、廣州、東莞等優勢裝備產業外溢,重點發展智能製造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高端裝備製造業,重點突破新型傳感技術、控製與優化技術、故障診斷與健康維護技術等裝備關鍵共性智能技術,把該市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珠西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帶核心區。

  根據《規劃》,江門力爭到2025年高端裝備產業實現總產值超過800億元,龍頭骨幹企業達到3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新增30家以上,規上企業數新增300家以上,打造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高端裝備製造龍頭骨幹企業,進一步完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鏈,建設成為廣東省重要的高端裝備製造研發與生產基地之一。

  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方麵,江門是廣東省專用車和汽車零部件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彙集了中集車輛、富華集團、來納特種車、鴻特精密等一批龍頭骨幹企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材料產量居國內前列,形成了以優美科、科恒、芳源為代表的動力電池材料及電池循環利用產業體係。2020年,該市汽車及零部件、動力電池材料產值超過300億元,但仍存在著產業鏈不夠完善、產業集群尚未形成、核心技術缺乏等問題。

  “十四五”期間,江門將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體係建設,引進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製造企業,建設研發平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完善基礎設施體係,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提升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預期到2025年,江門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成為珠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新的增長點,培育若幹個銷售規模達到百億級的零部件“獨角獸”企業,推動一批優質企業分拆上市。龍頭骨幹企業達1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新增5家以上,規上企業數新增40家以上。

  提前培育四大前瞻未來產業

  《規劃》指出,“十四五”及2035年期間,江門將培育發展增材製造材料與裝備、新型顯示、天然氣水合物勘采裝備與化工、海洋生物醫藥等四大前瞻未來產業。

  江門是我省激光與增材製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布局的區域之一,目前在激光領域已有一定基礎,但增材製造領域缺乏產業基礎。為此,該市將爭取發展成為華南重要的增材製造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高品質增材製造專用材料、高效高質量增材製造裝備、增材製造應用示範和規模化應用等。預期到2035年,全市增材製造產業產值超過600億元,龍頭骨幹企業20家以上,成為華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增材製造高地。

  在新型顯示領域,江門具有一定的基礎和較大的發展潛能。“十四五”及2035期間,該市將著力培育新型顯示產業,重點引導和支持企業進行印刷OLED顯示、新一代3D顯示、超高清、柔性麵板等技術的研發。預期2035年,江門市在新型顯示領域建成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係,產值規模超過700億,引進2-3個重大新型顯示投資項目,培育3-5家新型顯示龍頭企業。

  《規劃》還指出,天然氣水合物是二十一世紀最有潛力的低碳、潔淨、高效新型能源。江門市具有較好的裝備製造產業基礎,大廣海灣區具有優良的深水港口以及大型化工產業基地建設條件,適合發展天然氣水合物裝備製造與化工產業。預期到2035年,江門市天然氣水合物裝備製造產業產值達300億元以上,天然氣化工產業投資額達800億元以上,產值千億元以上,龍頭骨幹企業8家以上,成為國內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及應用產業引領示範區。

  此外,江門市位於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區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是該市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選擇。預期至2035年,江門市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超過200億元,成為大灣區海洋生物醫藥的重要核心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