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至8日,全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研討活動在深圳舉行。據會議消息,今年第一季度,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2000億元。其中,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1100億元、增幅超95%,在規模創同期新高的同時,撐起全省一季度跨境電商的半壁江山,更為穩住外貿基本盤作出積極貢獻。
跨境電商與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共同構成我國三大貿易方式,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能。2023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8433億元、增長25.2%,有力支撐了全省外貿大盤。
作為“跨境電商之都”,深圳在產值規模、海外倉運營麵積、陽光化改革創新、產業帶試點,以及物流供應鏈體係等方麵表現亮眼,在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重要作用。據統計,深圳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數量超過15萬家,在阿裏巴巴國際站、速賣通、Lazada、eBay等平台幾乎占據了中國賣家的半壁江山,亞馬遜的中國賣家也有1/3來自深圳。
龐大的賣家群體和市場規模奠定了深圳跨境電商的基本盤:目前,深圳擁有6家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通拓科技、賽維時代、傲基、易佰、環金、睿聯、三態等深圳7家企業被評為省級跨境電商企業,占全省的7/11。
完善的政策體係和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了抖音、京東國際、SHIEN、阿裏巴巴等國內知名平台紛紛加大在深投入:東南亞蝦皮、俄羅斯OZON、非洲jumia等跨國電商平台中國區總部已落戶深圳;國際頭部跨境電商平台亞馬遜看好深圳、信任深圳,於2023年12月在深圳啟動全球首個創新中心。
配套政策的支持,更為深圳綜試區的發展“保駕護航”:深圳在全國範圍內先行先試,積極推動產業政策、監管機製的改革創新,出台一係列便利跨境電商通關出海、陽光化發展、便利化融資的服務措施,用力解決企業麵臨的痛點堵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