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高要,因境內西江羚羊峽有“居高扼要”之勢而得名,是西江玉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素有“千年古郡、西江明珠”美譽。作為肇慶經濟發展中心區,今年以來,高要榮獲“中國五金智造產業創新基地”稱號,並陸續入選“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第四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等。
“高要將瞄準產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帶動盤活上下遊產業鏈發展壯大,加快實現園區賦能,在爭創製造業強區上再建新功。以‘繡花’之功,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設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狠抓鎮域經濟,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在推動強鎮興村上再造新勢。”肇慶市高要區委書記陳德培介紹,高要區將弘揚“抱團發展、勇立潮頭”的高要賽龍舟精神,奮力當好肇慶新型工業化主力軍、現代化建設領頭羊,打造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構建“3+1+1”產業體係
做強做實做優實體經濟
南方日報:高要是工業大區,是肇慶工業發展的主戰場,高要工業發展的思路和方向是怎樣的?
陳德培:我們的思路做法是,堅持做強做實做優實體經濟,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具體到高要,就是構建完善“3+1+1”產業體係:“3”就是做強金屬加工、精細化工、新型儲能三大主導產業,堅持延鏈、強鏈、補鏈,帶動主導產業上下遊集群發展;第一個“1”就是做活陶瓷建材傳統產業,鼓勵陶瓷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產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第二個“1”就是做大預製菜風口產業,規劃7000畝用地,引進新協航等一批預製菜龍頭企業,打造中國預製菜產業第一園。
南方日報: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壓鑄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在高要舉辦。高要壓鑄產業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高要將如何抓住峰會舉辦的機遇,推動壓鑄產業做大做強?
陳德培:高要壓鑄產業發展主要有三方麵特點。一是曆史悠久。高要是中國壓鑄產業最早發展、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已有近40年曆史。二是鏈條完整。高要是全國首批“中國壓鑄產業集群示範基地”,產業集聚程度相對較高,產業鏈條相對完整,可以說一輛汽車的大部分零部件都能在這裏找到。三是龍頭引領。高要鴻圖科技是中國壓鑄產業鏈主企業,還是中國鑄造協會會展單位。今年,我們組織舉辦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壓鑄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鴻圖科技、鴻泰科技、鴻勁金屬等多家壓鑄龍頭企業攜帶產品參加,帶動上下遊企業抱團發展壯大。
我們借助中國新能源汽車壓鑄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的舉辦,一是麵向全國展示高要在壓鑄產業發展方麵的基礎和優勢;二是廣交朋友,與國內優秀壓鑄企業一起探討壓鑄產業未來的發展;三是招商引資,通過峰會推介高要優質的營商環境,引進一批壓鑄企業來高要投資建廠,達到強鏈補鏈的效果。
南方日報:小五金產業是高要的傳統優勢產業,在推動這些產業轉型升級上,高要有什麼舉措?
陳德培:我們通過三方麵推動小五金產業轉型升級。一是樹品牌。今年我們組織區內近百家五金企業抱團參加廣交會,還成功舉辦了首屆金利五金國際博覽會,全力打造“好五金 金利造”區域品牌,將高要五金進一步推向國內外市場。二是育龍頭。加大“個轉企、小升規”力度,成功引導一批傳統五金企業向汽配五金轉型升級,通過“五金企業兼並重組計劃”,扶持本地五金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實現五金企業掛牌上市。三是建平台。建好用好五金智造小鎮、信基創新科技園等平台,加快建設五金展覽中心,推動上下遊產業入園集聚發展,著力建設千億級五金產業集群。
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帶
全力打造六大全產業鏈
南方日報:今年以來,高要陸續入選四項“國字號”創建名單,在發展現代化農業過程中有什麼舉措?
陳德培:今年,高要陸續入選“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第四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2023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擬創建名單。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產業鏈思維發展現代化農業。
一是全力打造六大全產業鏈。依托高要農業資源稟賦,圍繞“蝦、米、鴨、豬、羊、桂”,打造六大全產業鏈,加快推動從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邁進。
二是全力建設六大產業園區。建好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做強預製菜、南藥、農業科技3個省級農業產業園,做優家禽、蔬菜2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推動農業產業集聚發展。
三是全力做好六大要素保障。聚焦資金、土地、人才、體製機製、基礎設施、發展環境等六個方麵,全方位做好保障,加快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目前,高要入選“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下一步將在“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方麵集中發力,有什麼具體思路?
陳德培:高要區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的思路就是“1+1+6”:第一個“1”,就是區級層麵建設1條100公裏長的“百裏僑鄉·蝦米桂香”鄉村振興示範帶大環線;第二個“1”,就是鎮級層麵每個鎮街各建設1條5公裏以上的鄉村振興示範帶;“6”就是依托示範帶,重點打造“蝦、米、鴨、豬、羊、桂”六大全產業鏈,加快實現“鎮鎮有帶、帶帶相連,鏈出富裕、帶出幸福”。
南方日報:高要是“中國羅氏沼蝦之鄉”,最近又推出了“高桂蝦”區域品牌,接下來如何推動蝦產業的發展?
陳德培:高要羅氏沼蝦養殖麵積達12萬畝,年產量達5萬多噸,養殖麵積全國最大、產量和綜合產值也是全國最高。我們的品牌“高桂蝦”就是在養殖過程中與肉桂共棲共生、采食肉桂物質長大的羅氏沼蝦,體色特別鮮亮、口感特別清新。
接下來,我們將抓好五個方麵,推動羅氏沼蝦全產業鏈發展。在種苗選育端,與省農科院、海大集團等多個科研機構、創新平台合作,開展羅氏沼蝦苗種選育工作,從源頭上強化苗種品質。在塘頭養殖端,大力推進10萬畝美麗漁場等項目建設,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建立羅氏沼蝦標準化產業體係,開展“5G+智慧蝦塘”實踐。在產品研發端,抓好羅氏沼蝦預製菜研發,開發更多羅氏沼蝦預製菜新菜式。在物流倉儲端,圍繞羅氏沼蝦等特色產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製菜產業園,引進新協航集團冷鏈物流等項目,提升冷藏倉儲和物流能力。在市場交易端,用好日交易量超5萬斤的高要水產品交易中心,不斷擴大羅氏沼蝦市場定價權的影響力。
梯次創建一批“千強鎮”
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今年以來,高要在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實上有什麼做法?
陳德培:在落實“百千萬工程”方麵,高要區緊緊圍繞“一區引領、兩翼齊飛、三園並進”的工作思路,一體推進“富區強鎮興村”。
一是對標全國百強縣,壯大縣域經濟。高要區對標2022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榜單,深入實施富區工程,持續做大經濟總量,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努力爭先進位。
二是實施五大攻堅戰,夯實發展基礎。今年以來,高要區開展了製造業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汙染河湧整治、耕地提質保護五大會戰,進一步夯實了縣域高質量發展基礎。
三是增創全國千強鎮,打造強鎮樣板。突出縣域、鎮域“雙輪驅動”,以千強鎮為抓手,著力引領創建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持續釋放城鎮發展活力。近日,高要區金利鎮、祿步鎮成功入選全國千強鎮榜單。
南方日報:在做大鎮域經濟方麵,高要有哪些舉措?
陳德培:我們堅持抓發展、調結構、促轉型,以梯次創建一批全國千強鎮為突破引領,加快形成產業突出、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一是堅持分類創建。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分類發展綜合實力強鎮、工業示範鎮、農業特色鎮、商貿現代鎮、文旅特色鎮,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堅持產業強鎮。把產業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規劃引領、係統集成,不斷做強優勢產業、做優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三是創建美麗圩鎮。按照“七個一”標準,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改善鎮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不斷推動城鎮擴容提質。
■一線案例
鴻圖科技帶動壓鑄產業向高發展
今年7月,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萬噸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和一體化壓鑄燈塔工廠正式下線;按計劃,1.6萬噸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也將於近期交付。這些數字,折射出高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硬核實力。
高要是中國壓鑄產業最早發展、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已有近40年曆史,目前已成為高要特色支柱產業之一。作為全國首批“中國壓鑄產業集群示範基地”之一,高要產業集聚程度相對較高,產業鏈條相對完整,一輛汽車的大部分零部件都能在這裏找到,在肇慶“一市造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鴻圖科技是中國壓鑄產業鏈主企業,也是高要壓鑄產業發展的領軍企業。近年來,該企業在技術研發、產業集聚、扶弱助強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能源汽車產業“狂飆”發展,固然需要產業鏈同頻共振支撐。一體化壓鑄技術在提升汽車輕量化水平、解決新能源汽車“裏程焦慮”、降低汽車製造成本方麵具有明顯優勢。2019年,鴻圖科技敏銳洞察到一體化壓鑄技術將引發新一輪汽車製造模式變革,立即作出縝密的戰略調整,製定了汽車輕量化和智能化發展方向,6800T、12000T均完成正式量產,成為全球最大噸位超級壓鑄機之一,實現部分產品與同類型產品減重15%以上的性能優勢。
作為當地產業領軍企業,鴻圖科技還致力於打造綠色生態鏈,實現產業鏈共同發展。以鴻圖科技為核心,從鋁液直供、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加工、自動化集成,到包裝、物流等諸多生產工藝與環節,高要建立起較完備的壓鑄產業鏈條,形成了一批“鴻”字輩企業,打造了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壓鑄產業集群示範基地。
今年,高要區組織舉辦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壓鑄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鴻圖科技、鴻泰科技、鴻勁金屬等多家壓鑄龍頭企業攜帶產品參加,向世界展示高要壓鑄的水平與實力。
高要區委書記陳德培表示,發展新型工業化要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緊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巨大機遇,以廣東省(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金利起步區為載體,以“母親式”“股東式”服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建好建強廣東肇慶(高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成為國內汽車壓鑄零部件的主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