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黃圃鎮多部門聯合執法,對違規企業的生產設備及車間進行清拆。中山市環保局供圖
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近日,省環境保護廳主要負責人率廳相關處室負責人督導練江整治工作。
筆者從揭陽、汕頭兩市向省環境保護廳的彙報中了解到,練江水質有所改善,監測顯示,今年1—5月青洋山橋斷麵主要汙染物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氨氮持平,化學需氧量、總磷分別下降45.1%、57.7%。其中,揭陽市構建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無縫對接的聯動機製,環境執法成效明顯。今年以來共取締無牌無證企業16家,查獲非法排汙企業3家,刑拘72人,行政拘留5人。汕頭市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潮南印染中心樁基施工工程已完成,潮陽區和潮南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以及部分鎮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正在加快推進。
省環境保護廳督導組表示,流域各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練江整治工作,練江整治已從被動的“要我治理”轉變為“我要治理”,各地大大強化了整治力量。
督導組要求,下一階段流域各地要不折不扣落實近期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練江整治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鞏固來之不易的階段成果。
揭陽市方麵表示,下一步將狠抓重點工程建設,對嚴重滯後項目及時預警提醒,確保占隴汙水處理廠8月底建成運行,普寧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普寧汙水處理設施等4個PPP項目年底前建成。汕頭方麵表示,落實潮陽、潮南區製定印染企業搬遷入園或關閉計劃,確保2018年底所有擬保留的印染企業全部進園規範生產並整合提升,關停取締園外一切印染企業。
各地行動
惠州▶▷關閉整改不到位養殖場
近日,惠州市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整改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站在保障畜禽養殖業科學發展的高度,統籌好畜禽養殖業發展和畜禽汙染防治工作。針對全市治汙設施沒配套或不完善的523家豬場,盡快下發整改通知,明確整改的標準、要求、時限,責令整改,今年底前依法關閉取締整改不到位的養殖場。
河源▶▷推進水環境保護立法工作
近日,河源市召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市長葉梅芬在會上強調,要加快做好新豐江水庫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掃尾工作,全麵推行“河長製”,加強黑臭水體整治,推進水環境保護立法工作。要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加強工業汙染、機動車排氣汙染整治力度。要加快環保設施建設,完善汙水管網,全麵優化產業結構,助推生態經濟高效發展。
韶關▶▷取締非法采砂場
就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新豐縣環保塗料產業基地馬頭片區汙染處置問題,相關企業已建成雨水排放口在線監控係統並投入使用,汙染物排放許可證也已核發。27日,新豐縣各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依法取締梅坑鎮梅東村河段非法采砂場。
廣州▶▷推進沙河湧流域整治工作
為推進沙河湧流域整治工作,28日,廣州召開工作動員大會,要求開展消除黑臭水體汙染源專項行動,加強河湧沿線垃圾轉運站和菜市場的管理,切斷河湧汙染源頭,並於8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廣州市水投集團要加快推進河湧兩邊幹管清疏工作,切實降低汙水管網的水位,解決西支湧、水均崗湧下遊幹管瓶頸問題,確保在8月底前完成清疏目標。
中山▶▷鋁製品加工作坊被清拆
位於中山黃圃鎮5間無證無名鋁製品加工作坊,被環保部門查處後並處以停電、拆除鑄鋁爐頭處理後沒多久,竟私自通電搭建土爐生產。近日,中山黃圃環保分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組織執法行動,拆除5套鑄鋁土爐,並對附屬的違章建築進行拆除。石岐區首次運用查封扣押強製手段,對轄區內3家違法排汙、擾民嚴重的餐飲店實施了依法查封扣押。阜沙鎮通過周末錯時執法、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共檢查企業10家,並立案查處偷排企業2家。
江門▶▷開展環保專項檢查
26日至27日,江門市人大常委會先後前往蓬江、恩平、台山開展環保專項檢查。據悉,近期以來蓬江區接到環境信訪舉報案件38件,其中重點案件5件。截至目前已辦結35件,其中重點案件辦結3件,辦結率達92%。
雲浮▶▷新興江水質不斷提升
針對新興江流域治汙設施簡陋、養殖廢水直排等問題,新興出台了10條最嚴“治水令”,要求在7月31日前全麵完成新興江及5條支流兩側500米範圍內692家養殖場的清拆任務。今年4月份以來,新興已經查處違法排汙企業、養殖場43家,其中6月份查處15家。數據顯示,新興江4—5月有6個檢測點是劣Ⅴ類水質,到6月降為5個,同時3個檢測點是Ⅱ類水質,3個Ⅲ類水質,水質得到不斷的提升。
梅州▶▷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強“兩法銜接”
28日下午,梅州市委書記譚君鐵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始終堅守環保底線不放鬆,共同守護好梅州的青山綠水,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之路。
會議強調,梅州作為生態發展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大的後發優勢、發展產業的重要支撐和吸引要素集聚的金字招牌,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守住環境保護底線。要突出加強基層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不斷強化環保意識、法紀意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強“兩法銜接”(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依法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確保梅州綠水青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