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將至,全省各類生產經營建設活動活躍,春運大幕也即將開啟,安全生產工作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須臾不可放鬆。如何以高質量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成為經濟大省廣東麵臨的一道必答題。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近段時間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密集推出有力舉措,開展一係列專項整治行動,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細抓實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平安穩定,為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保駕護航。
萬名專家下基層為安全生產“把脈問診”
隻有及早發現安全隱患,才能把事故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日前,省應急管理廳組織危化領域專家組成5個工作組,深入韶關5個化工園區開展指導幫扶。“5天共發現隱患955個,半數隱患立即得到整改,其餘隱患整改及其他相關工作均有序進行。”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指導幫扶行動將對各地級市所有化工園區高危工藝和重大危險源企業進行全覆蓋指導幫扶。
自2024年8月以來,廣東啟動“萬名專家下基層 服務幫扶促安全”行動,通過專家指導,幫助企業找準安全工作短板弱項,進一步解決安全發展難題,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行動開展以後,多個行業的專家團隊深入全省各地各行業領域,為安全生產“把脈問診”。
在雲浮市新興縣象窩山景區,省市場監管局專家團隊對飛天蠶索道進行“問診式”檢查,指出觀光車行駛路線圖應在乘客固定上下車位置明確標識、觀光車行駛至飛天蠶索道下站停車位置超過最大行駛坡度等問題隱患。
省公安廳專家團隊深入客貨運輸企業、高風險路口路段經營管理單位等開展幫扶指導,省文化和旅遊廳工作組對文旅場所隱患進行排查整改,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特種設備安全專家團隊到各地進行技術幫扶……截至目前,全省已派出各行業領域專家超1萬人次,幫扶企業單位8000餘家。
房屋市政工程是安全生產監管的重點領域。為此,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展了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建築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部署各地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對於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企業項目,一律予以頂格處罰。
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漁業、農機、畜牧、農藥等農業農村安全生產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安全生產防範工作,組織近30家重點企業開展應急逃生演練,涵蓋火災、泄漏、設備操作等多種可能突發的危險場景,切實做到消除隱患保安全,守好安全生產底線。
多措並舉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和出行安全
冬季曆來是火災多發季節,更是火災防控的重點時期。臨近年關,春運也即將拉開序幕。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出行安全,是當前做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門已經開展行動。
自2024年11月以來,省消防安全委員會在全省部署開展冬春火災防控工作,通過攻堅整治重大隱患、狠抓突出風險防範、做好重要節點火災防範、全力做好滅火救援處置準備等舉措,盡全力維護消防安全形勢穩定。
深圳消防誌願服務隊走進社區“送安全”,韶關消防宣傳員化身“火焰藍”消防講師,茂名消防救援隊伍走進各鄉鎮街道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疏散演練……連日來,各地消防宣傳服務隊開展“敲門入戶”行動,進一步做好冬季消防安全防控工作。
燃氣安全事關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持續推進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組織各地排查整治“問題氣、問題瓶、問題閥、問題軟管、問題管網、問題環境”,推進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以及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專項治理。
今年春節較往年偏早,春運將從1月14日開始,粵港澳城市群是客流主要集中區之一。
不久前,廣東印發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自2025年1月初至2月底,組織開展全省交通運輸行業春運及春節假期安全生產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暨自然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多措並舉保障春運及春節假期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穩定。
此次專項行動聚焦道路運輸、城市客運及運營鐵路、水路運輸、港口營運、公路運營、公路水運及省管鐵路工程建設、極端惡劣天氣及自然災害風險防範等重點領域,全麵排查整治重大風險隱患。
水上交通方麵,廣東海事局已於2024年12月全麵啟動春運及春節假期水上交通安全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行動,並將於春運開始前,完成轄區涉客船舶安全檢查全覆蓋,並將隱患整改落實到位。
通車不久的深中通道也舉行了海底隧道綜合應急處置演練。通過模擬小貨車在隧道內發生自燃的火災事件,全麵檢驗應急處置流程的合理性、救援隊伍和物資的備戰能力、設施設備的完好性。
群防群治築牢安全穩定人民防線
基層治理“小文章”,構築城市發展“大格局”。廣東如何把安全穩定的人民防線築牢到“最後一公裏”?
廣州在全國範圍內首創“令行禁止、有呼快應、處置及時、運行順暢”的最小應急處置單元防控體係。最小應急單元由公安機關牽頭整合安保力量與治安積極分子,編成2至3人為小組的最小應急處置小組,在兼顧日常治安秩序維護基礎上,協助公安機關先期製止正在進行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
目前,廣州全市在線運行最小應急單元為2.3萬個,累計聚合各類群防群治力量36.96萬人。
在佛山,“創熟”工作成為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切入點。
南海區桂城街道設立蘇誌敏“創熟”調解工作室,通過組織利用創建熟人社區過程中形成的街坊會、樓長、調解專員等基層調解力量,織密織牢每戶家庭和每條樓道、巷落、街區互信互助的安全網。
借鑒推廣佛山“創熟”經驗,省委社會工作部近期印發《“創建熟人社區”工作指引》,推動全省各地創建熟人社區,全力建設社區(小區)服務中心、鄰裏中心、活動中心,促進基層矛盾糾紛化解。
省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廣東,“創熟”工作已經成為基層矛盾化解的“潤滑劑”。當“生人”變“熟人”,“社區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理念生根發芽,共建、共治、共享家園就成為居民的共同目標,進而實現“小事不出小區,矛盾不出社區”的治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