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網絡訂餐正成為越來越多工薪一族解決一日三餐的選擇,與此同時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廣泛關注。8月24日,據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今年8月份,廣東督促全省兩大網絡訂餐平台(“餓了麼”和“美團”)通過自查自糾,共發現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商戶175家,均全部下線處理,由商戶進行內部整改,待整改審核合格後方可恢複線上經營。
通過“廣東省電子商務經營行為監測平台”,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兩大網絡訂餐平台開展證照公示、超範圍經營等內容的線上監測,同時要求平台嚴把準入關及落實違法行為退出機製,堅決杜絕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店鋪上網經營。通過持續監測、通報、核查,網絡訂餐監測證照不全率從2019年的2.29%下降到目前的0.14%,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證照不全的問題得到有效整治,有效規範了網絡訂餐經營行為。
“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能有效保障餐飲食品安全消費知情權。廣東積極推動社會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工作,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誠信守法經營。引導網絡訂餐平台積極配合,將開通互聯網+“明廚亮灶”的商戶監控視頻實時接入訂餐平台,向消費者開放查閱,並通過“陽光餐飲專區”“品牌專區”“店鋪打標”“直播接入”等方式給予流量扶持、排名靠前、傭金優惠等優惠政策,進一步提高社會餐飲商戶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有3.05萬家社會餐飲服務單位建成互聯網+“明廚亮灶”。
疫情之下,連鎖餐飲店是眾多消費者網絡訂餐的首選,其食品安全管理製度若執行不到位,易引發係統性食品安全風險。因此,為加強對全省“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連鎖餐飲服務單位等重點企業、龍頭企業的監管,廣東在今年下半年組織開展重點餐飲服務單位的係統風險排查,對其持證經營、食品安全管理製度、設備設施、環境衛生、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加工製作、清洗消毒等環節進行係統檢查,並對餐飲具和高風險菜品進行檢驗檢測,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並指導督促整改落實,促進餐飲單位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聚焦市場消費熱點,廣東還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以消費量大的奶茶飲料、漢堡、粉麵、快餐等為主,不斷強化對網絡訂餐食品的監督抽檢。據統計,近三年來全省共抽檢網絡訂餐食品14456批次,其中監督抽檢6930批次,不合格463批次;風險監測7526批次,問題樣品1377批次。對發現的不合格食品依法開展核查處置,依法嚴厲打擊食品經營違法行為。
此外,廣東還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學習,提升餐飲服務從業人員食品安全風險意識。自2021年起連續兩年推動餐飲從業人員培訓工作,為全省餐飲從業人員尤其是網絡訂餐餐飲服務從業人員提供免費的線上食品安全培訓考核平台,對全省在營的餐飲服務單位已基本完成兩輪的培訓考核全覆蓋,培訓餐飲從業人員超兩百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