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區駿能造紙材料廠內的生產車間環境混亂,有嚴重的消防隱患。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今年6月是全國第18個“安全生產月”。省應急管理廳緊扣“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主題,以危險化學品安全為重點,從6月11日開始,派出3個工作組分赴全省,不間斷開展全省“安全生產月”執法警示活動。
11日至12日,省應急管理廳安全生產明查暗訪第二工作組采取“四不兩直”“隨機抽查”的方式,對佛山市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突擊檢查,以此推動基層和企業嚴格安全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沒戴任何防護裝備的車間人員對危化品情況“一問三不知”;儲存液堿的房子旁邊竟然是廚房;劇毒致癌的危險化學品隨地放置,甚至藏匿於宿舍樓下……這些觸目驚心的情況嚴重威脅著周邊地區的安全。
恒旭化工有限公司:
員工進液氯車間不戴防護
危化品倉庫旁竟是廚房飯廳
11日上午,省應急管理廳第二工作組執法人員來到位於獅山鎮的佛山市南海恒旭化工有限公司。
這家以生產次氯酸鈉溶液(多用於製漂白劑)為主要產品的企業,生產原料涉及液氯、液堿、硫酸、鹽酸等危險化學品。
廠區一側昏暗的生產車間內,密集分布著汙水處理、應急池及各種化學反應設備,不同顏色的管道,連通到大大小小的化學品罐子中。
看到執法人員到來,現場作業人員黃某徑直走進車間,未戴安全帽等勞動防護用品的他,對執法人員詢問的化工原料液氯的危險特性、防護措施及應急處置措施連連搖頭。
經檢查,該企業並未製定氯氣使用工藝控製指標,屬重大事故隱患。“即使廠區氯氣超標,也不會警報。而人吸入氯氣超過0.001毫克,就會中毒,高濃度時甚至會致命。”隨行的化工行業應急管理專家說。
不僅如此,執法人員後來查看該公司近半年來的勞動防護用品領用台賬,無員工簽名,對企業是否有發放勞動防護用品存疑。
執法人員還發現,該工廠生產區與非生產區未設置有效隔離。在生產車間與辦公室之間僅數十米寬的地上,就停滿了2輛槽罐車和1輛貨車、1個化學罐,阻擋了緊急疏散、應急救援的通道。而在生活區內,廚房、飯廳旁邊不足兩米處,竟然是一個屬於生產設施的儲存液堿的倉庫,多條輸送鹽酸、硫酸的管道,則一直延伸到辦公室的牆後。
省檢查組將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反饋給佛山市、南海區應急管理部門後,當地隨即責令該企業暫時停產停業,查封有關設施,並對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立案查處。
駿能造紙材料廠:
易製毒品隨地放置
致癌危化品藏匿宿舍樓下
夜幕剛剛降臨,檢查組執法人員路過佛山市南海區駿能造紙材料廠,遠遠看見一個個化工品儲存箱密集雜亂地占道堆放,從廠區外的馬路一直延伸到工廠內,執法人員臨時決定突查這家企業。
這家名為生產造紙材料的企業,實際其原料和產品涉及不少化學品。讓人吃驚的是,在員工宿舍樓門前依然林立著化工品儲箱,打開宿舍樓背麵一倉庫東南角小隔間,裏麵竟然存放8桶環氧氯丙烷,每桶重240公斤。
“環氧氯丙烷是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有毒易燃且會致癌。”隨行的化工行業應急管理專家說。而該廠在使用、儲存環氧氯丙烷的場所,未按國家標準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未采用防爆電器,存在重大事故隱患。
在該工廠的化驗室內,化驗員一問三不知,但產品化驗單pH值為3—4,表明產品有強酸性。地麵隨意放置的一個紙箱引起了執法人員的注意,打開一看,裏麵竟然是16瓶三氯甲烷(每瓶500ml)。
“三氯甲烷不但是致癌物,而且可以用於製造毒品,應當專庫存放,防止被不法分子盜取製毒。現場明顯不符合易製毒品存儲要求。”專家說。
執法人員隨後走進生產車間,仿佛進入一個“迷宮”,異味撲鼻而來。不同顏色的罐箱層層疊疊,有的滋滋冒著白煙。地麵積水橫溢、雜亂的管道、電線隨處延伸。一些破舊的爐具有粘稠的化工液體流出。
麵對執法人員的反複提問,該公司的廠長、生產車間主任竟然都聲稱不知道罐箱內的原料或產品是何物質。
執法人員初步判定,該公司成品倉庫違規實施分裝作業;原材料、成品倉庫貨物堆放超高、混亂,堆垛不符合規範要求,消防應急通道堵塞,無應急逃生指示標識;廠區辦公室、倉庫、車間之間的距離不滿足《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要求;車間內大部分電線敷設不符合規範。
省檢查組將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反饋給佛山市、南海區應急管理部門後,當地隨即查封了違規儲存危險化學品的隔間,責令該企業暫時停產,並對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立案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