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一帶一路”與廣東

廣東省金融辦主任肖學:探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

時間 : 2017-12-08 17:32:18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編者按

  2017《財富》全球論壇將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廣東。“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財富》論壇的這一主題,也是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地區廣東麵臨的新命題。金融作為資源配置、優化資本組合的重要手段,也必須為構建廣東經濟新格局發揮更大更強的支撐作用。

  一方麵,近年來廣東大力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廣東省金融體量位居全國前列,信貸規模長年位居全國首位,直接融資占比也在全國靠前。金融創新創下多個全國第一: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量連續7年全國第一;發布國內首個跨境金融指數;發行自貿區首隻交易所市場公募熊貓債,成立國內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等。另一方麵,廣東金融業還存在著不少短板,還必須大力打造能夠支撐未來廣東經濟發展的金融業態和創新平台。

  如日之恒,如月之升。站在新的起點,必須有新作為。為此,南方日報擬啟動“尋找廣東金融新四梁八柱”係列策劃,推出係列新聞產品,廣泛采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專家學者,傳遞真知灼見,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從今天起,我們推出係列報道,首篇專訪廣東省金融辦主任肖學,為我們把握廣東金融業下一步發展思路和服務廣東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下一步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家賦予廣東在綠色金融、自貿區、珠三角金改綜合試驗區等先行先試政策優勢,研究出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幹政策措施。探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通過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形成廣東對外開放新格局。”廣東省金融辦主任肖學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金融應支撐廣東開放型經濟發展

  南方日報:《財富》全球論壇首度在廣東舉辦,這是全球了解廣東的最佳窗口。當前廣東正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金融業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肖學: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金融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係”、“深化金融體製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為重點全麵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等。這是我們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

  廣東金融業應該按照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產業金融、國際金融、農村金融和民生金融“五大金融”,為廣東開放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南方日報:要大力發展“五大金融”,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肖學:首先,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金融也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去年,我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全國率先印發去杠杆行動計劃,出台金融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與14家中央金融機構簽約授信額度6.4萬億元,“險資入粵”引入資金5479億元,為廣東基礎設施供給側改革注入了新鮮“血液”。這些都是發揮金融輸血作用的典型例子。

  同時,優化金融資源供給結構,還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目前廣東已經成立了國內最大地方民營投資公司(粵民投),首批實繳資本金160億元。

  另一方麵,要重點推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去年6月,為促進金融更好地支持創新、支持實體經濟、支持對外開放合作,廣東在全國率先出台了15條金融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一攬子政策。

  在服務對外開放合作方麵,主要應以自貿區金融創新為平台。在這一方麵,廣東已累積一定的優勢。如:積極引入金融機構和創新型金融企業集聚發展、通過金融創新為跨境資金往來提供了便利。

  充分利用先行先試政策優勢

  南方日報:您認為金融業應該如何著力營造營商環境新優勢,彙聚各類國際化的金融機構和人才?

  肖學:金融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區域營商環境的優劣。當然改善金融營商環境也是一個係統性工程。我們應充分利用國家賦予廣東在綠色金融、自貿區、珠三角金改綜合試驗區等先行先試政策優勢,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完善地方金融市場體係,不斷改善金融營商環境,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完善金融人才引進政策,建立市場化金融人才評選機製,鼓勵國內和海外高層次的金融人才來粵工作。與此同時還要加快地方金融監管體製改革,推動成立省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切實履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推動廣東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

  南方日報:廣東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麵,下一步會有哪些政策措施?

  肖學:目前,我省正在研究製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主要聚集於當前金融領域,特別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麵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環節,推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推動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深化農村普惠金融建設等一係列具體政策措施。

  金融合作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環節

  南方日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備受全球關注,廣東省金融辦提出要建設廣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具體有何規劃?

  肖學: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以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為重點,全麵推進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這些都為新時代深化粵港合作帶來新的重大曆史機遇。金融合作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

  未來,我們要高起點謀劃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定位和目標,探索粵港澳三地金融合作的新路徑,推動粵港澳金融競合有序、協同發展,比如,研究推動以“NRA+”為特殊賬戶開展本外幣跨境業務創新試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離岸在岸資金互通;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打破“一國兩製三關”的局限;從“金融+貿易”、“金融+航運”、“金融+科技”、“金融+製造業”四個方向,大力推動金融業雙向開放、互聯互通等。

  在此基礎上,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依托,以南沙、前海和橫琴為節點,加強與國際主要金融中心的交流合作,把粵港澳大灣區逐步打造成為引領泛珠、輻射東南亞、服務“一帶一路”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金融樞紐和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