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一帶一路”與廣東

瞄準海外預製菜市場“藍海” 粵企打造全國首個預製菜出口平台

時間 : 2025-04-22 10:32:0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速凍素肉包、蝦仁麵、大顆粒蝦腸……在位於廣州番禺的廣東雪印集團食材體驗中心,超百種預製菜產品整齊陳列在十餘個冷櫃中。作為集團負責預製菜產品出口平台的負責人,廣州雪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雪印”)總經理李煌隨手拿起其中一樣,便對其產品特點、出口情況如數家珍。2022年,廣東大力推進預製菜產業發展,李煌察覺到其中的商機,加入了預製菜出口行業。他認為:“企業要實現加快發展,就要踩準風口、提前謀劃布局。持續保持領先身位,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

  海外預製菜市場潛力群體可達3億人

  李煌最早接觸到預製菜產品,是在2010年廣州舉辦第16屆亞洲運動會時。當時他還在一家跨國倉儲超市工作,發現這種新產品具有易保存、易運輸、方便快捷等特點。那時候的預製菜產品,還叫“免洗淨菜”,但其時這一產業尚未形成體係。

  轉機出現在2021年至2022年。那兩年,廣東開始大力布局預製菜產業,2021年在全國率先設立預製菜線上銷售專區;2022年發布的5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薦名單中,有11個為預製菜產業園;同年,廣東印發了《加快推進廣東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

  也是在2022年,廣東雪印準備進軍國內預製菜市場,李煌加入了廣州雪印,負責雪印南沙區預製菜產業園的平台建設。但那個時候,預製菜產業發展迅猛,國內市場環境已經“卷”了起來。

  兩次試水失敗後,李煌團隊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當時我們做了個市場調研,海外中餐廳的數量約有50萬家,市場規模超過2500億美元。但海外中餐的售價較高,中餐廚師也較為缺乏,這一塊的市場空間很大,很適合預製菜發展。”

  李煌預計,中國預製菜的主要消費群體是海外華人,人數大約為6000萬,按照每個消費者能影響5個人計算,整個消費的潛力群體就是3億人。

  2022年11月,廣州雪印與一家在美國專做華人餐廳預製菜供應的公司合作,在南沙設立了預製菜出口公司,開始搭建出口平台。2023年5月,平台第一單預製菜產品——速凍包子走向美國市場。

  為什麼選擇南沙?李煌說,南沙擁有華南地區最大集裝箱樞紐港、全國規模最大的國際郵輪母港,還是綜合保稅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除此之外,2022年,南沙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預製菜產業基礎——聚集預製菜及關聯企業18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2家、超千萬元企業9家。這些都為預製菜的出口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另外一方麵,南沙的政策支持給李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預製菜出口有時會出現拚櫃的情況。但這些貨物來自不同地區,出口時數據打通會很麻煩。南沙擁有綜合保稅區的政策支持,能讓拚櫃產品通過這裏順利出海。”

  層層破解預製菜出口難題

  目前李煌的預製菜出口平台運作模式是:平台對接海外有需求的客戶—將需求發給預製菜工廠生產—協助產品出海,平台角色類似於阿裏巴巴等購物網站。“目前我們大多做的是To B的生意,向國外的華人餐廳特別是連鎖華人餐廳出口產品。全美最大的中餐連鎖店熊貓快餐就是我們平台的客戶。”

  除了基礎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證明》與檢驗檢疫備案證書,預製菜工廠還要通過ISO9001、HACCP、ISO22000等質量認證體係認證,擁有符合進口國家要求的外文標簽,通過海關監督檢查。如果要出口歐美日韓等國家,則還需要完成進口國注冊備案。

  “對工廠老板來說,手續繁瑣和語言不通是產品出口最大的門檻。除此之外,對規則不熟悉也可能會讓菜品出口出現問題。”李煌說,他們就曾經吃過這方麵的虧,雪印專門建造的水產品預製菜工廠想向美國出口,結果發現工廠不符合美國FDA(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標準,後來不得已隻能轉做其他業務。

  此外,出口地市場也會對預製菜產品存在疑慮。李煌舉例稱,他們第一次洽談速凍包子出口時,美國餐飲企業就很擔憂產品供應的穩定性。“他們害怕把在當地雇傭的包子生產工人調走後,我們的產品續不上,那就斷貨了。”最終,速凍包子順利供應給了這家連鎖餐廳,他們就此打開了美國市場。

  為化解海外市場對海運波動的擔憂,李煌和團隊也慢慢總結出了預製菜備貨的“五倍法則”:一貨櫃的產品在當地前置倉,兩條貨櫃的產品在海運,兩條貨櫃的產品在中國海關準備過關,以保證產品的穩定供應。

  今年累計銷售額有望突破100億元

  從事預製菜行業短短幾年間,李煌發現產業已經升級:“目前的定製化需求激增,全能型工廠反成劣勢,需要聚焦細分賽道,打造爆款單品,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基於此判斷,李煌以廣東南沙為起點,在上海、河北等八省市建立保稅總倉,形成覆蓋全國八大菜係的區域化供應鏈網絡。

  當前,美國連鎖餐廳業務約占平台出口業務量的10%左右。近期,雖然受到了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但李煌對完成今年經營目標依然信心滿滿,預計今年平台出口交易額(GMV)累積將突破100億元人民幣。

  “一方麵是我們平台企業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在當地仍有庫存,另一方麵是預製菜對我們的客戶來說仍是剛需,我們在某種意義上難以被替代。”李煌說。

  對廣州雪印來說,今年或許是一個快速擴張的時期。他們團隊計劃在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20個國家建立預製萊海外展示體驗及服務中心,還計劃發展100個預製菜海外倉,更快地將產品輸送出去。李煌解釋稱,這樣做也可以增強平台抵抗風險的能力。

  對於企業經營的秘訣,李煌認為,“察覺風口,提前謀劃布局”十分重要。“在大家都還在‘卷’國內市場的時候,我們率先進軍海外,快了一步,隨後還迅速與海外連鎖餐廳建立聯係,推出拚櫃計劃。我們及時總結經驗規律,爭取每次都做在前麵。目前,我們的產品已經在海外2萬家華人餐廳或超市‘上架’,未來希望能打通更多預製菜廠家與海外用戶,進一步提升覆蓋麵,打造預製菜出海領域的頭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