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麵,我省全力穩外貿穩外資,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外經貿大省向外經貿強省轉變進程加快。14日上午,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提交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透露,2019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7.14萬億元,其中出口4.34萬億元、增長1.6%;實際利用外資1500億元、增長3.5%。
外貿新業態發展加快▶▷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36.9%
2019年,廣東在出台“穩外貿九條”的基礎上,出台“促進外貿高質量穩定發展32條”、新“外資十條”、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若幹措施,多措並舉降低經貿摩擦的不利影響。
“出口訂單直接關係到外貿企業生存,幫助企業搶抓訂單、開拓多元化市場是商務工作的重頭戲。”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介紹,廣東深耕越南、馬來西亞、波蘭等“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市場,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舉辦34場境外廣東商品展覽會,貿易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
報告顯示,預計去年廣東對歐盟、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10.7%和4.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增長4.7%。
廣東的外貿新業態也發展迅速。繼廣州、深圳、珠海、東莞後,汕頭、佛山兩市於去年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多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探索帶動下,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報告顯示,去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36.9%。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外貿質量和效益的顯著提升,得益於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提早謀劃。“作為全世界的製造業中心,廣東很早就推動轉型升級,夯實了外貿升級的產業基礎。”隨著中美經貿關係的改善,廣東外貿發展的機會更多,尤其是高技術含量的商品,可開拓更大的國際市場。
投資環境更有吸引力▶▷實際到資超1億美元項目數量增長19.4%
過去一年,巴斯夫、GE海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動力係統項目落戶廣州……一批高質量外資項目,有力支撐著廣東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報告顯示,去年廣東實際到資超1億美元項目數量增長19.4%。這得益於廣東深入落實外商投資負麵清單和“外資十條”,進一步減少市場準入限製,在用地保障、人才支持等方麵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近年來,廣東健全省領導聯係跨國公司直通車機製,提升打造粵歐、粵美投資合作交流會等投資平台,大力引進生物醫藥、通信設備製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優質外資項目,利用外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來自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高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302.5億元、占全省的21.2%。
過去一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對港澳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被采納至最新簽署的CEPA服務貿易補充協議,推出160項yabo2018柏林赫塔 “灣區通辦”事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
“接下來,將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擴大開放,爭取教育、醫療、家政等領域放寬市場準入措施率先在我省落地執行。”鄭建榮說,廣東還將強化省領導聯係跨國公司直通車機製,加快推動一批外資大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