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去年躍居全國首位之後,我省在不久前科技部火炬中心通報的2017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中再創佳績。記者24日從廣東省科技廳獲悉,我省原有的11個國家高新區排名全部實現提升,深圳高新區躍居全國第二,廣州高新區進入全國前十。新增汕頭、湛江、茂名3家國家級高新區,目前我省國家級高新區已達到14家。
近年來,我省完善和落實創新驅動重大政策,推進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全麵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從而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廣東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2015年以來采取高新技術企業財政獎補、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創新券、風險補償和貸款貼息等多種手段,推動各高新區不斷加大創新扶持力度。深圳、廣州、惠州等多個高新區管委會的科技投入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深圳高新區投入額達到92.4億元,居全國首位。
我省國家高新區具備高度開放協同的發展格局,從而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和節點。其中,廣州、深圳高新區建立了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基地”,惠州高新區布局打造了多個海外孵化器。廣州高新區企業累計參與製定產業國際標準數達到64件,位列全國第三;深圳高新區萬人當年新增歐美日等國際專利授權數為72.5件,位居全國第一;惠州高新區當年內資控股企業海外直接投資額達到124億元,位列全國第二;東莞鬆山湖高新區高企出口額占園區營業收入為21%,位列全國第二。
此外,這次評估顯示我省高新區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深圳、廣州、珠海3家高新區萬人當年新增的知識產權數(含注冊商標)均進入了全國前十。
2017年度我省國家高新區排名及比2016年上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