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裝進背包的全球折疊度最高的自行車、電動滑板車、國內首款水下“無人機”……還記得首屆廣佛國際創客節(以下簡稱“創客節”)上的各種“黑科技”嗎?筆者獲悉,備受關注的第二屆創客節即將正式啟動,10多項活動將一直持續到10月底。
第二屆創客節是在首屆創客節取得良好效果後的一個延伸。據悉,首屆創客節從2016年11月開始啟動,曆時兩個多月,其間共有14個主題活動,合共74場活動,吸引了國內外創客團隊872家,專業觀眾3530人,市民觀眾252500人。
“誰是創業+”大賽升級首設三個分賽區
首屆創客節活動以“廣佛芯創未來”為主題,以“政府統籌,企業主體,全民參與”模式來主辦,包括廣佛大學生創客交流會、南海區首屆創業創新大賽、國際創客音樂節、國際功夫節、全球產品跨界創新中心啟動儀式、“誰是創業+”創新創業大賽等10多項係列活動輪番上演。
南海希望,借此吸引全球創新資源、人才、項目聚集,將南海打造為年輕人創業的夢想之城、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的產業新城、製造業跨界創新的品牌之城。
第二屆創客節同樣會有“誰是創業+”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南海區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要抓手,該大賽旨在通過合全區之力、聚社會資源,構建起職能部門、創業孵化基地、科技孵化器、創業導師團共同參與,創業群體、投資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媒體等多方支持的“雙創”工作新模式。
據統計,去年的大賽共吸納241個優秀項目、300多人參賽,平均年齡為27.67歲,20歲—35歲之間的選手占總數的90%。企業項目占所有項目的58%,而時下流行的創新項目則占42%。涉及的行業非常廣泛,與南海產業發展戰略定位緊密相連。
而今年“誰是創業+”創新創業大賽已經在8月初正式啟動,大賽首設大瀝、西樵、丹灶三個分賽區,以“零門檻”的報名條件向省內外招募創業團隊和創新項目。優秀參賽項目不僅能獲得創業導師團“一對一”幫扶,還有望分享逾27萬元獎金和多重鼓勵政策。
今年“誰是創業+”創新創業大賽將延續去年的規則,凡是工商登記注冊時間不超過5年(含5年)、公司注冊資金不超過500萬元的初創企業,或在報名階段尚未在國內注冊成立企業、成員人數大於3人(含3人)的創新項目均可參賽。
今年8月,香港少年團隊Ypower首次來到佛山參加“雙創”大賽,憑借“Shakie”進入“誰是創業+”佛山市南海區第二屆創新創業大賽大瀝分賽區30強。
“除了參加比賽,提升經驗技能外,我們還希望可以在佛山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Ypower團隊成員李進和說,比如,與佛山當地的電子零件加工廠達成合作,生產包括外置閃燈服和頭巾在內的APP衍生產品。
南海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屆創客節不僅激發了南海乃至佛山的本地創新創業熱情,更成功向國內外創客展示了南海“打造全球創客新都市,樹立廣佛創新創業新標杆”戰略部署,吸引全球創新資源、人才、項目關注南海,聚集南海。
助推南海打造“全球創客新都市”
除了“誰是創業+”創新創業大賽外,首屆創客節還先後舉辦了“燈湖論劍”2016南方“互聯網+智能製造”創新創業大賽、2016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以下簡稱“海創周”)和廣佛大學校園南海節等多個活動。
其中,“燈湖論劍”創新創業大賽收到來自香港、廣州、深圳、貴州、佛山等全國各地50多個項目報名。其中,50%是佛山本土團隊,大多數項目聚焦智能硬件領域。而海創周是全國青聯團結聯係青年留學人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知名品牌,也是國家開展留學人員工作的重要載體。去年就吸引了500多名海外留學人才參會,70多個人才團隊攜高新項目前來參加路演。通過路演,使得創業項目得到充分交流。
立足南海,對標世界,放眼全球。首屆廣佛國際創客節既是為了響應國家“雙創”戰略,也是南海打造“全球創客新都市”的一個重要抓手。
今年年初,南海正式啟動“全球創客新都市”的建設,希望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吸引資本、技術、人才等彙聚南海,掀起了新一輪城市建設熱潮。
“在創客節的氛圍中,我們能有更多機會,與產業鏈上下遊以及合作夥伴進行交流和互動,也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挖掘南海與產業相關的、能夠配合我們的相關資源。”已經落戶南海桂城的創新企業負責人付利忠說。
而除了廣佛國際創客節外,2016年至今,磁聚國際資源·金融及服務業機構領袖高峰論壇——佛山·南海·桂城招商推介會、“智造大瀝創享未來”2017大瀝創新創業大賽、西樵“啟沅杯”創新創業大賽、新加坡·佛山共建全球創客大學堂國際教育基地啟動儀式等多項高規格活動相繼成功舉辦,推動南海整合全球頂級資源,加快創新成果與國際的對接。
今年7月20日,“香港+佛山”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投資環境推介會暨“香港城”發布會在香港舉行,會上投資總額達160億元的六大項目簽約進駐桂城,吸引香港資本與佛山製造深度對接。
據悉,目前南海已經就創客公寓建設、人才住房配建、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創客金融服務等內容進行政策研究,先後出台了《南海區“全球創客新都市”創客空間建設管理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規範辦公建築規劃設計和管理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和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的補充意見》等多份文件,釋放創新動力,集聚創新資源,全力推動全球創客新都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