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距離香港城市大學僅三四十分鍾路程。”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長陳福榮說,他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研究電子顯微鏡。“科學創新需要靈光一閃,我在香港想到一個點子,馬上能到這邊的實驗室裏試一下,這太重要了。”他說。
吸引西門子能源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入駐,晶泰科技、元戎啟行等新興企業批量落戶,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等持續迸發創新能量……目前,河套深圳園區實質推進和已落地高端科研項目逾150個,包括24個院校項目、90個高科技機構企業等。
河套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的縮影。隨著一係列平台載體的建設,以合作創新為重要抓手,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期發布的2023年版全球創新指數(GII)“科技集群”排名顯示,深圳—香港—廣州集群位列第二,這也是該科技集群連續4年排名高居全球第二位。
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躍升至第10位,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的94%來自企業,香港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成功發射……粵港澳大灣區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深港合作更加緊密。在大力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的同時,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今年9月正式揭幕,約150家企業申請進駐,這是兩地創新科技合作的新起點。深圳和香港共同推進深港兩個園區的協同發展,研究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方式,提供金融、醫療等跨境服務。在人員流通方麵,采取措施便利科研人員的進出等。
“人員流通是加快兩地創新合作的重要一步,這將大大提升研發的效率。”總部位於河套深圳園區的元戎啟行公司CEO周光說。
“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漸入常態。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是澳門大學在大灣區設立的首個產學研示範基地。截至2023年10月,這家研究院累計獲得超過150項政府科技資助項目,開展聯合研發、委托研究等商業項目超過100項,項目總金額超2億元。
同時,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積極探索創新合作模式,攜手知名企業共建10餘個聯合實驗室,共同推進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科創生態更加開放。“中國-葡語係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實體場地10月12日正式啟用。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由澳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及珠海共同建設的這個合作中心計劃通過“巴葡科技企業(澳門)創新創業大賽”等係列品牌活動,吸引葡語係國家科創項目落戶大灣區,深化內地、澳門與葡語係國家地區的科技交往合作。
推動創新規則銜接。廣東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正在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規則銜接、機製對接,積極推動錢過境、人往來、稅平衡、物流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如今,一撥又一撥的大灣區創新企業孕育成長,不斷鏈接創新資源,探尋自己的“世界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