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服務”正借助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鏈接全球市場。9月1日,以“廣東服務 全球共享”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廣東主題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活動現場舉辦了廣東交易團簽約儀式,6個項目現場簽約,成交額合計約6.44億元。
活動還發布了“2022年廣東省服務貿易優秀案例”,並對10個案例進行授牌。案例涉及金融、影音、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子商務、製造業轉型、數字支付等領域,展現了廣東企業出海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新成果。
“中國傳統文化+IP”海外圈粉
“國內外消費者都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格外關注。我們與開平碉樓跨界合作,在《蜆岡僑心記》項目中融入數字技術,活化碉樓文化,助力開平鄉村振興。《神獸金剛》係列IP則與星奇文化合作,打造動漫IP主題旅遊集群服務和夜間旅遊經濟模式。”廣東達力動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文宇表示,他們簽下了三個大項目,合作金額超3600萬元。
在中國動畫IP日益走向全球的當下,不少粵企都在思考如何更好通過動畫IP推廣中國文化,講好中國非遺故事。同時,通過跨界合作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商務部等27部門出台《關於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在支持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在三七互娛副總裁程琳看來,近年來中國原創的文化創意產品越來越多,且在海外占據越來越高的市場份額,背後是中國廠商研發實力、遊戲產品品質的提升,以及中國廠商對於海外市場運營的經驗積累。當天公布的服務貿易優秀案例中,“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數字化出海’傳播實踐”案例正來自於其旗下子公司。
與“一帶一路”共享高質量服務
“我們希望尋找並攜手優質企業推動中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術標準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和學曆辦學。”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趙鵬飛說,該學院在服貿會上簽下了中國與巴基斯坦道橋建設專業人才培養項目,借助服貿會的舞台,“我們將與世界共享中國職業教育模式和發展經驗,參與全球教育深度治理,構建世界職業教育共同體”。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潛力巨大。當天公布的服務貿易優秀案例中,還有在金融、檢驗檢測等領域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比如,行業首創的“中國太平-東盟保險共同體”項目,就是保險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有益嚐試,具備良好的標杆示範效應。在這個項目中,太平財險與東盟10國共同搭建商業保險共同體,通過境內、外兩個市場主體間的合作,為中資企業提供包括財產保險、再保險、人身保險在內的融合式跨境金融服務。又如“一帶一路國際檢驗檢測及認證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台項目”,主要是為“一帶一路”沿線多國認證服務體係和技術能力。該服務覆蓋60多個國家的市場準入認證服務、檢驗檢測服務、標準研讀服務、技術谘詢與研討等服務,突破了國內生產企業隻能對電子電氣產品的部分性能進行檢測的技術瓶頸,完善了生產性公共服務平台一站式服務能力,助力企業“走出去”。
穗數字貿易“出口導向”突出
廣州數字貿易規模從2018年的55.07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40.66億美元,增長1.6倍,占全國數字貿易比重從2018年的4%發展到2020年的8%;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從2014年的14.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75億元,增長46倍,連續八年蟬聯全國第一……當天發布的《廣州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1-2022)》(下稱《報告》),展現了廣州服務貿易發展全貌。
在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廣州數字貿易結構也在不斷優化。根據《報告》,2020年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等知識密集型數字貿易領域進出口額為132億美元,約占廣州服務貿易規模的40%,並且實現了較快增速。其中,知識產權使用費是廣州數字貿易進口額最大的領域,約占數字貿易進口總額的51.78%。
《報告》顯示,廣州的數字服務貿易中,出口規模明顯大於進口規模,數字服務貿易長期處於順差,“出口導向”特征突出。比如,2017年-2019年,廣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的GDP比重均在6%以下,但其出口占全市數字貿易出口比重均在42%以上,說明廣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外向型”特征明顯,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出海”意願也更強烈。從產品類別看,廣州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主要以軟件和數字文化產品為主,其中軟件等信息技術是以離岸外包為主要出口方式,通過“加工環節”融入數字貿易全球價值鏈,並依靠技術學習不斷向價值鏈高附加值的環節攀升;以網絡遊戲、動漫等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品出口,則通過打造境外出海平台和生態係統實施文化產品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