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6月25日,韶關市召開韶鋼、韶冶“廠區變園區、產區變城區”(下稱“雙變”)試點工作推進現場會,以及“雙變”推進會暨全市產業園區大會,省科技廳向獲批省高新區園區的乳源、南雄高新區授牌,韶關向第一、二批“雙變”改革試點企業(韶鋼、韶冶、東陽光、凡口礦、丹冶)授牌。據悉,目前,韶鋼、韶冶第一批改革試點取得初步成效,寶武(韶關)現代產業園、中金嶺南(韶關)功能材料產業園揭牌成立,有近40家企業計劃落戶韶鋼園區,韶鋼產業園製氫(一期)、中金嶺南軍芃高端智能裝備製造等一批項目已落戶,為同類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和粵北地區產城融合發展探索了路徑、提供了示範。第二批“雙變”改革試點企業(東陽光、凡口礦、丹冶)於6月26日順利啟動。
為破解老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瓶頸難題,加快傳統生產型廠區向現代化園區轉型,盤活部分閑置廠房和土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不斷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推進轉型升級,韶關市委、市政府提出推進“雙變”改革,並在今年初首批推進韶鋼、韶冶“雙變”改革試點。
韶關市工業發展的重點在園區、希望也在園區。接下來,韶關將牢固樹立“抓園區就是抓發展”的意識,力爭“十四五”末全市園區率達到70%以上,著力把園區建設成為產業集聚的高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為韶關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賦予新動能。加快打造低碳新能源、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電子信息和大數據等3個產值超1000億元,現代鋼鐵、現代農業、裝備製造、綠色礦業、現代物流等5個產值超500億元,文化旅遊、現代食品、林業經濟、防災減災、內河航運和船舶製造等5個產值超300億元以及一批產值超百億元的細分行業領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