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全球數量最龐大的企業群體,在各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7年,聯合國決定每年6月27日為“中小微企業日”,以加深人們對於中小微企業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麵所作貢獻的認識。
6月25日下午,2019年中小微企業日大會舉行。大會通過主題演講、政策解讀、經驗分享、重要發布等形式,大力推動中小微企業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廣東中小微企業發展態勢平穩、後勁足
中小微企業是全球大多數經濟體的支柱。來自國際中小微企業理事會的數據顯示,正式與非正式的中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0%,提供的就業崗位占所有就業崗位數的60%—70%,且創造了50%的GDP。
在中國,中小微企業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廣東是全國的經濟大省,也是全國中小微企業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發展,堅決貫徹落實關於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係列決策部署,積極做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工作,我省民營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在穩增長、促創新、惠民生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以來,廣東民營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27萬億元,同比增長7.8%,較全省GDP增速快1.2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單位達1143.82萬戶,增長10.8%;從業人員3703萬人,同比增長5.2%;民間投資3754億元,同比增長6.6%;民營企業出口總額4605.27億元,同比增長8%。
來自南方經濟智庫的《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現狀調研報告》顯示,在廣東,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後勁十足,64%的受訪中小民營企業最近一年推出過新產品或服務,67%的受訪企業開展過生產流程創新。大部分在粵科技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未來的發展表現出較強的信心,希望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自主創新練內功,聚焦主業謀發展。
“四大亮點”助力中小微企業合作交流
今年6月27日是第三個“中小微企業日”,根據中博會組委會的統一部署,在中博會期間舉辦2019年中小微企業日大會。
在活動現場,主辦方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相關領導,境外代表團代表、優秀民營企業家代表出席大會並發表演講,分享世界各國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有關政策,營造全球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共同推進全球中小微企業進一步開放、交流與融合。
同時,大會還對廣東“民營經濟十條”“實體經濟十條”及廣東今年新出台的支持中小企業用地、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措施進行權威解讀。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葉定達現場宣讀了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廣東省中小企業局現場發布了2019年廣東省中小微企業服務券、2019年廣東省中小企業免費人才培育計劃,並為2019年廣東省兩平台(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公共技術服務示範平台)、兩基地(創新產業化示範基地、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廣東省高成長中小企業舉行授牌儀式。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2019年中小微企業日大會有四大特點:一是重視度高,不僅是第一次在中博會期間舉辦“中小微企業日”主題活動,也是國家層麵第一次專門舉辦中小微企業日大會;二是凸顯國際化特色,本次會議邀請聯合國駐華機構、部分境外政府代表團參加,與全球中小微企業的國際紀念日的主旨相符,體現共謀發展、共享未來特色;三是凸顯全國性參與,全國各省(區、市)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代表將參加會議,全國各地還將陸續開展形式多樣的係列活動;四是凸顯“企業”主體,參會代表以企業為主,現場有來自企業代表、商協會代表、服務機構代表等約500人參加會議。
中小微企業迎來多重政策紅利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不斷深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一大批引領性、顛覆性的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隨著互聯網與各個行業領域滲透融合,催生了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有力地推動著新經濟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轉型,為我國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六個方麵提出了23條具有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隨著一係列利好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先後落地,政策紅利開始不斷釋放。如製造業增值稅率降低3個百分點,對所有的中小微企業實行普惠性減稅,確保所有行業稅負隻減不增;讓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在去年的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等一係列實惠措施。
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要帶頭,確保今年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長30%以上、信貸綜合融資成本比去年再降低1個百分點。
我省是民營經濟大省,也是中小企業大省,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麵也走在全國前列。2018年以來,先後出台了“實體經濟十條(修訂版)”“民營經濟十條”等降成本、優環境的政策措施,2018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約1600億元。按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2019年已出台促進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以及進一步降低用地成本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著力解決中小民營企業反映較為突出的難題痛點問題,不斷優化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
當前,我省正在抓緊建立省級跨部門涉企政策“一站式”網上發布平台,彙集國家、省、市涉企政策,實現政策彙集加工、發布解讀等功能,為企業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政策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