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暖,珠三角平原廣闊的沙田上空,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可變翼垂直起降無人機劃過藍天。這款可實現長時間、遠距離飛行,執行多種任務的工業級無人機,將從廣東飛向全球市場。
“廣東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產業鏈條和便捷的交通條件,是我們到這裏創新創業的重要原因。”該公司總經理張佳祥說。越來越多像福昆航空這樣的民營企業在廣東集聚。記者日前從省工信廳了解到,全省民營經濟單位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
企業數量大幅增長,效益不斷提升,民營經濟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據省統計局預計,2018年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將增長7%,有望突破5萬億元大關,達5.24萬億元,占全省增加值比重預計達到53.8%。目前,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實現稅收、進出口總額均居全國第一。
一大批民營企業崛起,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2018年廣東有12家本土企業位列世界500強,數量僅居北京之後,其中8家是民營企業;營業收入超100億、超1000億的民營大型骨幹企業分別有104家、15家,60家廣東企業入圍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政府之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在2018年11月1日全國民營企業座談會後,廣東迅速推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圍繞10個方麵出台了59項針對性更強、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務實管用的新舉措,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
一套覆蓋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政策體係,幫助民營企業跨越“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針對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廣東“銀稅互動”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000億元,受惠企業80%以上為小微企業。廣州市馬南潤滑油有限公司負責人宋誌勇深有感觸地說:“資金流對企業來說就是生命線,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獲得200萬元貸款,緩解了燃眉之急!”
1月3日,中山大學發布的《全國視野下的廣東商事製度改革——市場主體調查報告》顯示,廣東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第二名。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係主任徐現祥認為,當前廣東營商環境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要建立更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同時暢通市場準入,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