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深圳統計局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深圳地區生產總值8950.49億元,同比增長5.2%。
深圳經濟指標增長背後,既有經濟向上,更有結構向新:工業領域,民用無人機產量同比增長48.2%,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40.1%;投資領域,房地產市場回暖,商品房銷售麵積保持快增長;消費領域,人流物流增勢持續走高。
“機器人穀”等多翼齊驅
優必選聯合研發的機器人“天工Ultra”在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馬拉鬆賽事成功奪冠;肯綮科技的外骨骼機器人成為“登山神器”……這些震撼行業的創新實踐都來自深圳“機器人穀”。
作為全國製造業強市,深圳持續夯實家底,堅持“製造業當家”。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
麵對去年同期高基數(10.2%)的壓力,這一成績顯得來之不易,是產業內生動力強的有力佐證。
這得益於高科技產品產量大、增速高。1—3月充電樁同比增長11.5%;民用無人機產量同比增長48.2%;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40.1%;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8.1%。
這得益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力支撐。
智能網聯汽車釋放強勁動能。一季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同比增長38.8%,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機器人穀”扛起AI熱潮的新增長點。一季度,機器人產業集群同比增長38.0%,增速比2024年加快22.1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製造、服務消費機器人製造分別增長56.2%和35.0%。
“低空飛穀”全線數據保持20%以上的增長。民用無人機產量同比增長48.2%,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集群同比增長22.3%。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及其相關應用軟件開發分別增長43.3%和90.4%。
商品房銷售麵積比增17.0%
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1%,該項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個百分點,釋放出逐月回升的有利信號。
在投資領域,近期最讓人切身感知的信號,莫過於房地產市場回暖。2025年一季度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合計成交超2.6萬套,同比增長67.7%。
商品房銷售麵積保持快增長。1—3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麵積同比增長17.0%,較2024年(7.0%)提升10.0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全國,在一線城市中排名第1。
繼1月實現“開門紅”後,3月市場熱度持續攀升。3月30日,龍華區中建鵬宸雲築二期項目加推153套改善性住房,開盤1小時去化95%。
深圳市房地產和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一季度深圳房地產市場量增價穩。預計深圳市2025年市場將延續止跌回穩乃至企穩回升態勢。
另一個投資領域的“智變”引擎也在推動經濟“質變”。
1—3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4%,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9.1%。其中,工業投資中技改投資增長61.8%。
4月15日,東部通航低空融合飛行示範基地正式啟動,這也是全國首個融合空域運行示範基地。從高空俯瞰,它如同振翅騰飛的“鵬城之翼”,孕育著低空投資的全新未來。
社消零總額同比增長3.1%
今年以來,深圳全麵激發有潛能的“新”消費,消費市場呈現新氣象。
1—3月,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1%,增速比1—2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
商文旅融合消費出新出彩。
清明假期,深圳創新推出多重商文旅融合消費場景,以“科技消費+煙火經濟”雙引擎驅動國際消費中心建設。
首發經濟遍地開花。
1月,華為暢享70X正式發布;2月10日,比亞迪發布“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係統;3月20日,華為舉辦Pura先鋒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
一季度,全市新增首店、旗艦店、新概念店共計258家。
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效果突出。
真金白銀的政府補貼有效激發了市民“煥新”消費熱情,深圳家電和智能家居銷售市場購銷兩旺。
在以舊換新相關的品類中,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可穿戴智能設備類分別同比增長59.3%、27.9%、53.1%。
截至4月21日,全市通過以舊換新帶動汽車銷售3.9萬台,銷售金額97.7億元;帶動家電和數碼產品銷售619.8萬台,銷售金額117.5億元。
線下客流量火熱回升的同時,網上零售也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0.8%。
新消費的多點開花也讓人流物流增勢持續走高。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839.52萬標箱,同比增長17.1%;機場旅客吞吐量超千萬人次(1655.22萬人次),同比增長6.3%。
旅遊過夜總人數874.96萬人次,同比增長9.3%。其中,入境過夜遊客同比增長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