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廣州正式上線全省首個城市可信數據空間,並發布首批高質量數據集。
去年12月,國家數據局關於印發《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其中提到,可信數據空間是基於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一種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是數據要素價值共創的應用生態,是支撐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重要載體。
作為全省首個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廣州城市可信數據空間首批涵蓋綠色低碳、醫療健康、交通運輸等12個產業專區,覆蓋37個高價值場景,全麵覆蓋城市精細治理和產城融合發展的主要方麵,為數據驅動城市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實踐路徑。
在城市可信數據空間上線同時,廣州對標“12218”現代化產業體係,征集並遴選出首批16家企業的28個高質量數據集,涉及生物醫藥與健康、軟件與互聯網、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等12個重點產業領域,為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及應用場景落地提供了堅實有力的“資源”保障。
廣州市yabo2018柏林赫塔 和數據管理局局長黃津表示,建設城市可信數據空間與構建高質量數據集相輔相成,廣州將通過二者“雙輪驅動”形成“雙向賦能”正循環,共同塑造城市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數據要素向“資產”“資本”深層轉化。
廣州的城市可信空間建設以1個城市樞紐+N個產業專區模式推進,並支持協同型、自治型、委托型三種價值共創模式,能夠根據不同產業專區的特點和需求,靈活選擇最適配的共創模式,高效激發各方參與數據價值創造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為了推進數據安全流通,廣州互聯網法院出台《關於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的意見》,為廣州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升級打造可信數據空間規則機製,並提前謀劃糾紛處理機製,從法律和製度層麵為數據空間的安全、有序運行保駕護航。
通過前期廣泛征集,廣州目前已有約160餘家單位表達了參與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的強烈意願,並提交了170餘個高價值場景。此次上線發布的城市可信數據空間隻是第一批成果,未來將基於這些豐富的場景資源,持續激活帶動各生態主體,不斷擴大產業專區和高價值場景的數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數據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