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是深入推進國土綠化的優良傳統。3月12日中國植樹節期間,全省各地開展各類義務植樹活動,將今年以來的“植樹熱”推到新的高潮。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東已種植苗木數量超520萬株,僅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上報開展的植樹活動已達2600場次。
而與往年不同的是,“我為廣東種棵樹”的主旋律,極大地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熱情,社會各界捐資出力參與其中,各類主題林建設層出不窮。南粵大地上,人們以片片新綠繪出美麗廣東新圖景,用處處“綠美”記下美好未來新願望。
全省各地陸續開展主題林建設
中國植樹節定於每年3月12日,此時的廣東寒意漸散,春雨陣陣,正適合幼苗紮根成長。
當日,在河源紫金黃塘鎮,一群奮力植樹的身影顯得與眾不同,植樹各環節對接有序、行動有力,60名退役軍人種下“老兵林”“光榮林”,一展“退役不褪色”的精神麵貌。
黃塘鎮退役軍人服務站長鄧利銘、農林水服務中心主任鄧建歡介紹,他們組織“老兵新樹”活動,很快就籌集資金約5萬元。鎮中一位90多歲的老兵參加過抗美援朝,聽到消息後,老人喊來家屬,硬把捐款塞進鄧利銘手裏。
在全省各地,“主題林”建設及相關活動層出不窮。惠州惠城區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才代表等120餘人種下“人才林”,並為人才代表發放“優粵惠才卡”。一株株三華李樹苗,取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並寄望人才代表發揮示範作用。
50年前,肇慶懷集開展“嶽山造林大會戰”,拉開廣東大規模植樹造林的序幕;傳承弘揚“嶽山造林”光榮傳統,是當地植樹造林活動的鮮明主題。省政府參事室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調研組在走訪後建議,進一步做好“嶽山造林”光榮傳統的深化、轉化工作,把三嶽自然保護區打造成黨建、社科、林業、教育等研學基地,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體驗“嶽山造林”的榜樣力量。
各界出資出力為家鄉植樹
今年來,廣東發出縣鎮村綠化的“綠美”號召,各地紛紛打出“為家鄉植樹”“還家鄉一片綠”等口號。“綠美”與鄉愁的強烈共鳴激發了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大家紛紛出資出力,認種認養。
汕尾在白石頭公園同心打造“汕尾科技林”,種植加拿利海棗、椰子樹、白蘭、細葉榕、紅燈籠荔枝樹等喬木100棵以上,並引入樹木數字化精準栽培係統,與多領域作物專家合作,建立對應作物的專家係統,形成作物的數字化精準栽培,使樹木長得更快更健康。多家科技企業籌措了近40萬元資金,並認領樹苗,負責後續生長情況。
在中山三鄉鎮雍陌村,一批當地的企業家和學生也參與到植樹活動當中。經過半小時的勞動,眾人合力種下了一片樹林,包括樟樹、人麵子樹、榕樹等。當天,中山全市種植約2.7萬株苗木,包括榕樹、樟樹、鐵冬青、秋楓等20多個品種。
江門市則在近期先後迎來倫敦奧運會跳水冠軍張雁全、2008年德國慕尼黑賽艇世界杯冠軍田靚參與植樹活動。2位冠軍分別帶領網友、企業、學校師生、親子家庭等種下超過1000棵苗木。
在梅州五華轉水鎮,廣州番禺區駐鎮工作隊籌集到10.93萬元支持當地生態建設,工作隊員與鎮政府幹部職工種植宮粉紫荊、櫻花樹1200多棵。“這次植樹活動,讓大家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推動鄉村生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幫扶工作隊隊長吳家凱說。
“綠美”成為群眾身邊事
全民參與植樹造林的熱情,得益於多地創新組織形式,積極解決鄉村綠化麵臨的人員、技術、資金等問題。陽江陽春市明確了市直單位黨組織聯係村組黨組織、市直單位黨員聯係村民小組長和農戶的“雙聯”責任。2024年以來,當地共計開展14項150多場次植樹主題活動,鄉村綠化業務培訓近2萬人次,籌集鄉村綠化捐款650多萬元。
汕頭濠江區則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綠化美化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黨建“葉脈工程”,設置黨員先鋒崗、組建誌願服務隊,發揮“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員戶”三級聯動組織體係優勢,黨員帶頭帶領身邊群眾對自家房前屋後進行綠化美化,7個街道54個涉農社區在“四旁”“五邊”等植綠1.1萬餘株。
圍繞植樹造林開展的活動形式也進一步豐富,“綠美”逐漸成為群眾的身邊事。珠海橫琴3月12日起持續開展涵蓋義務植樹、古樹保護、愛鳥護鳥、生物多樣性展覽、自然攝影、自然嘉年華、自然課堂七大主題活動,展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自然資源與生態保護成果,推動粵澳兩地生態交流與合作區生態文明建設。
“作為一名廣東人,我真切感受到了家鄉越變越美。”在粵央企團工委主辦的植樹活動上,來自廣東聯通的青年郭曉晴說,“山海相連、藍綠交織是獨屬於廣東的綠美風景線,希望更多青年能夠參與到植綠護綠、巡林護林、環境治理等活動中來,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共建共享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