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8.81%,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正在創建的南嶺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林地資源帶動1.4萬名農民就業……一組組數據彰顯了近年來清遠英德市全麵落實林長製,築牢北部生態屏障的成效。
英德市是全省林地麵積最大的縣級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8.81%,2021年森林蓄積量達到2384.7萬立方米,比2020年提高74萬立方米。
為紮實推進林長製,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英德目前有市級林長7名、鎮級林長288名、村級林長1118名,執法員259名、監管員281名、護林員1277名,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市森林資源目前已實行網格化管理,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通過全麵推行林長製,英德市建立“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的三“長”聯動機製,充分發揮行政執法管理職能、打擊刑事犯罪與檢察監督職能的合力作用。發生案件後,森林警察、派出所立即前往案發地,研判案情,打通行政執法與刑事案件的有效銜接;對重大涉林案件,檢察院及時啟動提前介入程序,依法提起侵害森林資源民事公益訴訟,支持檢察公益建設,促進受損生態環境修複。
今年以來,該市各級林長累計開展巡查3496次,全市專職護林員累計巡護約121萬公裏。近幾年,該市沒有發生重大森林火災或因山火導致的人員傷亡事故。在保護原有綠化、古樹名木的基礎上,圍繞“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美麗幸福英德”主題,大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通過開展荒山綠化、水係綠化、綠色通道綠化、城市綠化、村鎮綠化美化、工業園區綠化等行動,2022年完成造林9173畝,新造林撫育8000畝,共17173畝,均已完成省下達的考核任務。
森林資源有效恢複後,如何有效推動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轉化,實現點“綠”成金?近年來,英德探索以落實林長製、河湖長製為抓手,發展以菌類、蔬菜、藥材為主的林下經濟,2021年利用林地麵積約51.7萬畝,實現林業總產值10.68億元,帶動農民就業人數達1.4萬。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製。探索建立碳排放、汙染排放、固體廢物排放等付費機製,完成生態公益林補償機製,推動鐵溪林場碳交易試點,“雙控”任務全麵落實,成為清遠市唯一一個實現“雙綠燈”的縣(市、區),真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