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粵港金融合作研討會在穗召開 廣州將打造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

時間 : 2021-09-30 09:50:48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麵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發布,跨境理財通、債券北向通相繼啟動。近期,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業內對灣區金融發展充滿更多期待。在9月29日上午召開的粵港金融合作研討會上,粵港兩地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多項突破性試點為全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探索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和製度開放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間。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會上表示,“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粵港合作迎來了新的階段。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邱億通透露,廣州將依托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啟動

  日前,粵港澳三地同時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各界期盼已久的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正式啟動。

  “廣州將抓住跨境理財通試點機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研討會上,邱億通首次披露了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的思路——以跨境理財投資為特色,借鑒港澳等國際成熟資產管理中心和國內其他地區先進經驗,充分發揮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優勢,加快完善多層次資產管理組織體係,發展多功能資產管理市場,夯實資產管理市場基礎設施體係建設,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將廣州打造成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

  邱億通透露,廣州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建設將分短期、中期、長期三個期限目標來推進。其中,爭取1—2年內,推動跨境理財通在廣州地區業務落地生根、做大做強,將政策效應發揮極致,打造跨境理財通廣州模式。爭取到2025年,建成1—2個具有粵港澳行業領先的資產管理機構以及專業化、國際化、創新型資產管理人才的理財資管機構集聚區。爭取到2030年,形成門類齊全、領域豐富、專業規範的理財資管產品和服務創新體係,把廣州建設成為聯通港澳、輻射亞太、影響全球的國際財富管理市場的中心城市。

  “廣州希望能夠與金融主管部門溝通,爭取更多資管機構和創新試點業務在廣州率先落地。”邱億通表示,同時,也歡迎香港發揮金融機構體係完善、財富管理市場成熟等優勢,共同為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建設出謀劃策。

  參會代表期待進一步擴大跨境理財通適用主體範圍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不僅提升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水平,也助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和發展。當天參會的香港金融機構代表參與熱情高漲,冀望搶占市場先機。多位參會代表期待進一步擴大跨境理財通的適用主體範圍,深化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目前的方案隻能通過銀行獲得相關的投資交易服務,但財富管理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如基金公司、券商和第三方理財的機構並沒有納入試點,客戶投資的交易渠道相對來說比較單一。”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副會長、廣發控股香港執行總裁林向紅建議,增加跨境理財通金融服務機構的類型,深化跨境理財通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多方機構加入跨境理財通,既可以擴大跨境理財通的基數,此外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為投資者提供交易便利,降低投資成本,有利於投資者資產的保值增值,也更有利於跨境理財通預期政策目標的實現。

  廣發證券總監秦力也認為,大資管統一規則下,提供資管服務的主體除了銀行以外,還包括證券公司、公募基金以及信托等機構。下一步可以在理財通的適用主體上,適當的擴大業務主體的範圍,凡是持牌的相關的、以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和產品的機構,都應該納入到跨境理財通的主體。

  在國信證券副總裁成飛看來,大灣區的金融開放使得大灣區內券商進一步直麵海外投行的競爭,推動大灣區券商以更高的標準拓展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各項試點有序推進區域金融合作發展空間大

  粵港澳三地金融深度融合發展,展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前景。陳茂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內外循環的交彙點,當中獨特的差異化和體製優勢,與及產業結構的梯度化分布,讓區域金融合作有很大的需求與發展空間,且可有效促進雙循環格局的形成和良性互動。“企業全鏈條的金融服務隻有在大灣區能一站式處理。這就是我們必須聯手緊密合作的關鍵。隻有這樣,才能切實服務好企業需要,創造價值和經濟效益,也將提升國家的製造業全產業鏈的競爭力。”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分析了粵港澳三地的優勢。他認為,香港可以發揮麵向國際接軌的優勢,廣深的優勢則更多地體現在對實體經濟、政策引領、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尤其是對於香港這個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流動性支持上。

  伴隨著各項試點的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加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粵港兩地在“一國兩製”、不同法律製度、不同金融製度等背景下,金融市場的融合發展仍然麵臨一些製約因素,包括兩地監管體係差異、金融產品和服務標準差異等。會與代表一致認為,粵港兩地的金融市場深度融合不僅需要在通道層麵和產品層麵加強協作,也更需要加快探討、推動金融市場機製體製更高層次的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