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深圳龍崗區對口幫扶海豐縣三十三個貧困村均達省退出標準 投資建大廈打造扶貧“蓄水池”

時間 : 2020-12-09 08:53:5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產業幫扶挑起脫貧大梁增強“造血”機能、特色農業豐富發展道路叩響致富大門、民生幫扶改善環境織就幸福網……自2016年5月起,深圳市龍崗區對口幫扶海豐縣33個貧困村,共計2242戶貧困戶7699名貧困人口。

  截至目前,龍崗區已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04億元,安排61個幫扶單位、派出133名扶貧幹部,開展一係列幫扶項目。如今,33個貧困村在貧困發生率、農民收入、人居環境等各項指標均達到廣東省退出標準,已按規定執行退出程序。

  產業幫扶強化造血功能

  在粵東地區的汕尾海豐,由龍崗區牽頭並出資建設的海龍投資大廈已然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築。

  頗具現代感的外觀、舒適的辦公環境、緊鄰園區主幹道的優越地理位置,讓這座10層樓高的園區綜合服務大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獨具創新色彩的扶貧模式,也讓海龍投資大廈成為一座扶貧“蓄水池”,為海豐縣33個貧困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在海龍大廈所屬的海豐生態科技城,從龍崗區引進落地的威圳航空科技(海豐)有限公司,正通過與世界知名的德國FD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共同研發製造下一代新型飛機。

  “我們公司總部在龍崗,但受空間環境所限無法開展低空試飛,龍崗區對口幫扶海豐縣,提出以‘前店後廠’模式在龍崗建全球總部和研發中心,在海豐打造航空產業城,形成製造基地。”威圳航空公司副董事長朱華山說。

  龍崗對口幫扶汕尾海豐指揮部總指揮、駐海豐縣精準扶貧工作組組長王少平介紹,龍崗區已投入3億元支持建設海豐生態科技城。截至目前,科技城已落戶項目51個,計劃總投資220億元,已供地150萬平方米。

  在產業幫扶中,龍崗區統籌33個貧困村幫扶資金6600萬元,由海豐縣政府提供8000平方米土地作價入股共同建設海龍投資大廈物業項目,收益按投資比例分配,年收入約10萬元/村,收益率達5%。

  特色農業鋪就脫貧新路

  在幫扶過程中,龍崗區立足當地資源,探索發展本土特色農業和產業,力爭做到村村有增收產業、戶戶有脫貧門路。

  其中包括在海豐縣推廣袁隆平水稻種植項目。2016—2019年累計推廣種植7季共44372.7畝水稻,每畝增收約500元,累計輻射帶動貧困戶4039戶。

  今年60歲的新山村村民呂水木一直靠種田為生,2016年因3個孩子需要上學,導致貧困。納入扶貧後,根據政策,孩子們學費免了,還得到生活補貼,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如今,他家種上優質袁隆平水稻,收成提高不少。

  鼓勵種糧的同時,龍崗區探索光伏產業扶貧路,以“產業+農戶”的方式努力把“天上的資源轉化為地上的財富”。第一個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位於海豐縣陶河鎮下邊村,2018年1月正式並網發電,每年可為下邊村貧困戶帶來約10萬元收益。

  通過龍崗區的有力幫扶,海豐縣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麵得到全麵發展,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貧困戶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截至目前,33個貧困村各項指標均達到省退出標準,並先後於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執行了海豐縣、汕尾市兩級的退出及公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