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肇慶辦理公積金提取和貸後管理等高頻業務,不用請假和排隊了,手機就能辦好。不久將來,申請和審批公積金住房貸款也可以“零次跑動、刷臉貸款”了。
“原來要房產證,又要填表格,得請假跑半天,現在用手機5分鍾就搞定了。”36歲肇慶市民朱國標打開肇慶公積金微信公眾號,掃二維碼,完成人臉識別和身份校驗,馬上就辦成了“個人提取”業務,金額自動劃轉到他的銀行卡上。
這得益於肇慶今年曆時7個月打造的“互聯網+公積金”平台——肇慶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3.0係統,全省率先實現公積金高頻業務“不見麵審批”。該係統打通了住建部門結算平台、電子檔案係統、核心業務係統等14個係統,通過共享數據、複用材料、調用電子證照等方式,即時匹配調用對應的戶口簿、身份證、婚姻證、不動產登記信息等多種政務數據,減少了21項辦理材料,每年減少群眾跑動次數15萬人次,減少紙張120萬份。
現在,隻要是有網絡的地方,便可使用該係統辦理提取、還貸、補繳、設立個人賬戶、調整繳存基數等29項業務,基本涵蓋所有單位和個人的高頻日常業務,80%的公積金高頻事項可以網上辦理。
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手機就可以打印公積金繳存和貸款證明,係統還提供試算功能,大大便利了有貸款計劃的繳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