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是全國首批加入“健康碼”互信互認平台的城市之一,湖北人員出示健康碼或“粵康碼”綠碼均可返穗。3月24日,在廣州市第52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廣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穗康碼”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嶽向陽透露,新的“穗康碼”將作為實名電子身份證明,一次生成長期有效。下一步,廣州將推動“穗康碼”在地鐵、公交等更多領域應用。
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24時,“穗康碼”廣州市持碼人為1108萬,在1539個居住小區和村、542個專業市場、144家A級景區、園林公園、文化場所和260家企業等場景中得到推廣應用,為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撐。
廣州對“穗康”小程序的“穗康碼”模塊進行了多次技術改造。新的“穗康碼”領取時需要經過人臉識別實名認證,嚴格按照“一人一碼”的原則發放和展示。
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兒童等特殊人群可由親屬或基層工作人員按規定代為申領,完成認證後生成帶照片的綠碼,既可以由同行人代為出示也可以打印成紙質件攜帶備用。新的“穗康碼”一次生成,長期有效,無需再定期更新,重新填報信息。
對於領取了“穗康碼”的人員,除了可以用來按規定進行健康信息線上申報以外,“穗康碼”還可以方便地作為實名電子身份證明、疫情防控期間個人健康認證的證明、生活、工作等場所的出入通行憑證。
“穗康碼”和“粵康碼”以及其他地區如湖北健康碼是否可以互認?廣州市yabo2018柏林赫塔 數據管理局應用管理處處長梁文謙表示,目前廣州市“穗康碼”已和廣東省“粵康碼”實現了係統和數據的對接,兩碼可以互掃互通。
對於湖北地區健康碼問題,根據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6號通告,湖北低風險地區且持“湖北健康碼”或“粵康碼”綠碼的人員可有序來穗返穗,高風險地區和中風險地區人員、持紅碼或黃碼人員不得來穗返穗。“需要注意的是,‘粵康碼’已與湖北健康碼實現對接。因此,湖北地區人員出示這兩種碼,均可返穗。”梁文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