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東莞老人享受的居家養老服務將從單一的家政延伸到康複、文娛、精神慰藉等方麵,服務資助對象由原來的7類優化拓寬至10類,並將能力完好的戶籍老年人納入資助範圍。3月28日上午,東莞市政府新聞辦、市民政局聯合召開“東莞市居家養老服務新規”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社會養老服務行業發展,並就《東莞市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辦法》作簡要說明。東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江說,將鼓勵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和服務機構承接居家養老服務,並出台相關的監督管理辦法,做到“寬進、嚴管”。
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為57.76%
隨著養老服務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市已獲得許可或備案的各類養老機構有46家,共有養老床位11329張,每千名老人床位數為34.36張。全市累計發放敬老優待卡35萬張,累計投入交通乘車補貼2.5億元。全市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32個鎮街593個社區(村),全市享受居家養老服務老人達到14121人,“平安鈴”服務覆蓋全市11752名老人。
目前,全市共有5所護老院和敬老院設置了門診部、診所或醫務室等醫療機構,10所綜合醫院設立了老年病科,40所公立醫院和部分社會辦醫院設立老年人專用窗口,並免收本市戶籍老年人普通掛號費。目前,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為57.76%。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市場,對養老機構建設及新增床位,按照普通床位每床給予1.2萬元、醫養結合床位每床給予1.8萬元的資助。
新管理辦法拓寬服務對象
2月20日,《東莞市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辦法》出台。杜江介紹,《東莞市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辦法》的出台,順應了廣大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了改革導向和問題導向,在貫徹《市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基礎上,對解決製約東莞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一些瓶頸性問題提出了突破性舉措。
對比起此前的管理方式,《辦法》明確了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機構應具備的九個方麵準入條件,鼓勵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和服務機構承接居家養老服務,不僅豐富了服務內容、拓寬了服務對象,還提高了服務資助標準,對老人來說可說是喜訊連連。
據介紹,《辦法》改變過去以家政服務為主的單一服務模式,明確提出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包括康複護理、生活照料、衛生清潔、助餐配餐、日間托管、文化娛樂、精神慰藉、“平安鈴”等服務項目。同時,鼓勵服務機構根據老年人服務需求拓展臨終關懷、醫療保健、科技助老、金融助老等服務項目。
服務供給對象由“東莞戶籍年滿60周歲老年人”拓寬至“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居住的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明確將服務資助對象由原來的7類優化拓寬至10類,並將能力完好的戶籍老年人納入資助範圍。如“夫妻雙方同住且均年滿80周歲,無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同一鎮(街道)居住和照顧;又或者與殘疾子女同住的老人”都可以享受資助。
在資助方麵,《辦法》明確將原來的“無償、低償”的資助標準分類方式更改為依據“能力評估等級”來確定資助標準。將老人每人每月服務標準由原來的“無償服務對象按照540元的標準享受服務,低償服務對象按照360元的標準享受服務”優化提升為根據能力評估等級,“重度失能的按照720元的標準享受服務,中度失能的按照480元的標準享受服務,輕度失能或能力完好的按照360元的標準享受服務”。
以“寬進、嚴管”發展養老產業
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已成趨勢,東莞市如何在降低養老服務機構準入門檻的同時,確保養老服務機構的規範化和高質量化發展?市財政局社會保障科科長萬亮德介紹,根據統計,2017年—2019年東莞市養老服務財政共投入3.54億元。接下來,市財政將繼續加大養老服務方麵的投入,支持養老事業的發展。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科副科長王吉華介紹,政府對養老機構的管理理念將從“嚴進”轉變為“寬進、嚴管”,這是發展養老產業的必要之舉。
目前,全市建立了6家醫養結合護理院。市衛生健康局老齡健康科科長賴建軍介紹,協同民政、醫保、財政等部門,市衛生健康局將探索將老年康複病床、家庭病床納入醫保範圍,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製度,開展家庭病床、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部分社區衛生機構增設康複床位,增加老年康複、護理床位。為了鼓勵更多醫養結合機構的設立,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方麵審批實施了“兩證合一”,取消了設置審批環節,大大簡化了申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