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汙水係統總體規劃(2021-2035)》(公開征求意見稿)在廣州市水務局網站進行公示。規劃提出,構建“智慧水務”排水管理藍圖,構建係統互聯互通提升城市治汙韌性和包容性。到2035年,全市汙水處理廠(淨水站)將從現在的63座增加到96座。
構建“智慧水務”排水管理藍圖
規劃提出,至規劃期末,實現固本清源、慧管互聯的水汙染治理格局。高標準建設汙水收集處理設施,高質量創建排水達標單元,構建“智慧水務”排水管理藍圖,構建係統互聯互通提升城市治汙韌性和包容性。
再生水方麵,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秉持“節水即治汙”的理念,以城鎮生活汙水資源化利用為突破口,以生態補水、工業生產和市政雜用為主要途徑,全麵係統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工作。到2035年,形成係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汙水資源化利用格局。
農村汙水方麵,近期規劃農村汙水處理能力13.97萬立方米/日。遠期部分農村納入城鎮汙水係統後規劃農村汙水處理能力11.35萬立方米/日。
汙水再生利用方麵,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利用,以生態補水為主,道路綠地澆灑等城市雜用水為輔,鼓勵工業用水等其他類型再生水利用,到2035年形成係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汙水資源化利用格局。
目前全市城鎮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主要以河湧生態補水為主,部分廠區回用(生產回用、綠化回用、道路澆灑)及廠外工業洗滌水。近期2025年全市城鎮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規劃主要以河湧生態補水為主,廠區自用主要是生產回用、綠化回用及廠外工業洗滌水。
遠期2035年全市城鎮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規劃主要以河湧生態補水為主,廠區自用主要是生產回用、綠化回用為輔,鼓勵各區因地製宜強化工業生產、園林綠化、道路清洗、車輛衝洗、建築施工等領域汙水再生利用,根據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方式配建加壓泵站及輸送管網。
廣州市現有汙水處理廠規模773.8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廠63座。
規劃2025年汙水處理廠總規模885.3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廠71座;規劃2035年汙水處理廠(淨水站)總用地規模 1369.0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廠(淨水站)96座。
其中,廣州市中心六區規劃2025年汙水處理廠共14座,汙水處理廠總規模506萬立方米/日;規劃2035年汙水處理廠(淨水站)共26座,汙水處理廠控製用地總規模644萬立方米/日(含結合城市更新配套淨水站)。
規劃期完成大觀東泵站配套進廠管、花地河西側汙水主幹管、健康城係統主幹管及轉輸管網工程等多項汙水主管建設項目,並根據係統汙水量增加情況配套新、擴建汙水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