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召開全市民營企業家大會,出台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3”政策措施體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以及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民營經濟十條”,市委書記魯毅講話,市長朱偉主持會議,相關市領導解讀政策文件,數十家商(協)會負責人以及近800家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
“1+3”政策措施體係是佛山堅定不移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宣傳和工作指南。其中,“1”是總綱,指《佛山市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民營經濟40條”);“3”就是配套政策,分別為:《佛山市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幹政策措施(2018年修訂)》(以下簡稱“降成本十條”)、《佛山市金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措施》(以下簡稱“金融十條”)及《關於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若幹意見》。
一、深化改革創新,全方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落實“省民營經濟十條”基礎上,佛山聚焦民營企業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製定了“民營經濟40條”。一是建立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係。“民營經濟40條”中的21條在省政策基礎上進行加碼,3條是結合佛山特色創新提出,16條是貫徹執行省的政策,重點從“準營準入、解決痛點、優化服務、保駕護航”四方麵全方位加強扶持民營經濟發展。二是推動民營企業做優做大做強做成“百年老店”。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麵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支持企業發展智能製造,2018-2020年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3 億元專項扶持資金,支持機器人應用、示範企業建設、機器人本體製造和係統集成、搭建公共服務平台,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支持民營骨幹企業承擔國家及省、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遴選一批“創新標杆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將開辦企業全流程時間從5天壓縮到3天,辦理時間全省最少;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國實現全天候24小時商事登記,實現5分鍾完成營業執照自助辦理。加快“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對審批頻次高、審批周期長、企業意見較為集中的許可事項,依法依規取消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製或者加強準營管理,實現申請材料平均壓減10%、辦理時間平均壓減30%,有效降低企業交通費、往返時間等辦事成本。
二、實質性降本減負,更好激發廣大民營企業創新創造活力。結合新形勢、佛山研究修訂“降成本十條”,細化為30項具體措施,著力解決企業稅負、用地、社保、用能、融資等成本難題。包括: 一是土地出讓方式更加靈活。二是全省唯一直接提高企業用能補貼標準。包括每年新增 2 億元對工業企業的變壓器容量基本電費給予資金補貼等。三是進一步縮減企業製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企業工業投資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辦結,由57個工作日壓縮到20個工作日等。四是加大重大產業項目支持力度。包括全力保障投資10億元以上、符合投資強度等相關條件的重大產業項目用地等。
三、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實施“金融十條”,完善信貸政策,改善融資服務,全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主要做好四方麵工作:一是支持企業直接融資。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全鏈條支持體係,對企業股改、上市、再融資等進行補貼支持,其中對企業完成股份製改造的最高獎勵330萬元、成功上市的最高獎勵2350萬元,上市後進行再融資的最少獎勵50萬元。二是幫助企業間接融資。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強產品服務創新,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避免盲目抽貸、斷貸,建立省內規模最大、利率最低、使用限最長、手續最簡便的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最高2000萬元、日費率不超過萬分之一點五的“過橋"資金,資金使用時間從7個自然日延長到14個自然日。三是加強上市公司紓困支持。市,區聯動共同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通濟基金,緩解部分上市公司及主要股東因資本市場波動導致的短期流動性風險問題。四是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推進金融信用體係建設,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長效激勵約束機製,嚴厲打擊金融違法違規行為。
四、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鼓勁、保駕護航。在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方麵,佛山做到“堅持五個結合”,即堅持平等對待和重點保護相結合,堅持罪刑法定和區別對待相結合,堅持正向引導和反向約束相結合,堅持懲治與保護相結合,堅持嚴管與激勵相結合,強調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營造重商、親商、愛商、助商的社會環境,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安心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