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莊頭公園裏的北降湧水閘流出了汩汩清水,這是廣州正在推進的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的成功案例。根據今年11月底發布的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443條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工作。按照“汙水入廠、清水入河”的理念,廣州持續深入打好打贏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美好圖景。
根據今年11月底發布的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要求,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443條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工作。
2019~2020年全市新(擴)建汙水處理廠18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99萬噸/日,全市汙水處理能力達約769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二,汙水處理能力超過全市日均自來水供應量,補齊了廣州汙水處理能力短板。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市排水單元雨汙分流麵積492平方公裏,完成比例為65%。
合流渠箱改造:要實現“閘常開、水常清、岸常綠”
北降湧位於海珠區南石頭街道,全長1513米,上遊為暗渠,起於翠城花園,長約443米,明湧段起於莊頭公園,長約1070米,最終排入珠江後航道。近年來北降湧通過生態治理技術手段已初步實現不黑不臭,但流域內現狀排水係統尚不完善,北降湧上遊段渠箱充當合流渠箱使用。晴天,截汙閘關閉,汙水被截流至工業大道中的汙水管;但在雨季,配合排澇需求,截汙閘開啟,暗渠內的汙染沉積物和汙水會隨著開閘而排入北降湧,嚴重影響北降湧和珠江後航道東塱斷麵的水質,這也就是市民口中的“晴天金沙江,雨天黑龍江”。
為解決北降湧流域雨天湧水黑臭、城市積水隱患等“陳年舊賬”,海珠區水務局從源頭上推進清汙分流工作,其中暗渠整改排口26處,明湧排口8處,實現“源頭減汙、源頭截汙、源頭雨汙分流”。曆經335個日夜的攻堅克難,通過工程建設,有效截流0.337萬噸/天的汙水進入明湧、暗渠,恢複北降湧暗渠排雨水功能,並解決了流域內南邊社區、基建新村、莊頭社區等曆史水浸點,流域內部分排水單元已實現雨汙分流,雨水汙水各行其道,汙水處理係統“提質增效”,雨季溢流汙染得到有效削減,北降湧水質顯著提升,實現由不黑不臭到V類水的轉變。現在的北降湧水閘常年開啟,從中流出的是汩汩清水,北降湧真正實現了“閘常開、水常清、岸常綠”的美景。
根據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要求,2023年底前要完成全市443條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工作,持續深入打好打贏水汙染防治攻堅戰。
地埋式汙水廠:地上鳥語花香 地下處理汙水
與此同時,廣州正在大力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力爭實現“排水用戶全接管、汙水管網全覆蓋、排放汙水全進廠”。完善的汙水處理能力是水環境治理的重要保障,廣州以汙水廠建設為基礎,構築覆蓋城鄉的治汙設施係統,2019~2020年全市新(擴)建汙水處理廠18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99萬噸/日,全市汙水處理能力達約769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二,汙水處理能力超過全市日均自來水供應量,補齊了廣州汙水處理能力短板。
本輪廣州新建的汙水處理廠中包括了不少全地埋式汙水廠,打破了人們對汙水處理廠的傳統印象,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廠區,將汙水處理設施由“鄰避變鄰利”。石井淨水廠是目前廣州占地麵積最大的全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廠區地麵看不到傳統汙水廠巨大的汙水處理池,也聞不到任何異味。人們看到的是波光粼粼的湖麵,在草地上蹦跳的小鳥,以及靜靜綻放的鮮花,一副城市花園的景象。
原來所有的汙水處理設施都深埋地下,平均深度達到17米,分為負一、負二兩層。這麵積頗大的“地下城”不僅能走人,開車轉一圈也要5分鍾。而地下汙水處理設施所產生的臭氣都通過管道收集,集中處理後再通過“風塔”進行高空排放,最大限度減少惡臭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石井淨水廠服務範圍為大坦沙係統中鵝春崗片區、石井淨幹流片區、新市湧以東片區三個片區,及白雲二線、環城高速至白雲區界以北區域,服務麵積45.11平方公裏,服務人口約111.12萬人。其二期工程今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使得石井淨水廠的汙水處理能力達到了30萬噸/日,補齊白雲區汙水處理能力的缺口,為石井河流域水質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排水單元達標:大學城10所高校交出治水亮麗答卷
按照廣州市第4號總河長令,廣州大力推進全市2.6萬個排水單元達標工作。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市排水單元雨汙分流麵積492平方公裏,完成比例為65%,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的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聚集了10所高校的廣州大學城已經發展成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十大核心創新平台、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核心片區。但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商業興盛繁榮,一些生活汙水和商鋪汙水直排河湧,高校內部分排水管網錯接混接,給大學城的河湧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南亭大社湧、北亭湧、合益圍湧被列為廣州市黑臭水體整治計劃的第一批名單。
2019年9月26日,廣州大學城共建共治共享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確定由市河長辦牽頭,成立大學城高校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專項小組,番禺區政府、市水投集團會同10所高校的管理部門共同推進10所高校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創建專項小組開展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排水管網檢測摸查,全麵踏勘各高校排水設施現場,不斷優化整改工程方案,將高校有限的整改資金花到最需要的地方。依照應急程序實施高校排水設施整改工程。累計完成雨水汙水錯接混接點改造842處,雨水管汙水管3、4級結構性隱患修複551處,新建排水管11857米,新建檢查井637座,修複檢查井633座。
經過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今年8月28日,10所高校完成排水單元達標認定,9月10日排水單元抽檢複查全部合格,大學城治水工作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曾經黑臭的合益圍湧現在是廣州大學裏師生散步的好去處,學生們說,宿舍樓下的合益圍湧幹淨多了,湧邊還有很多花花草草,等他們畢業的時候,一定要叫上幾個好友在湧邊拍畢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