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係列標準正式發布,該係列標準的實施將有助於保障人居環境安全,提高廣州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監測水平和地塊再開發利用的工作效率。其中《城市建成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還填補了我國城市建成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體係的空白。
廣州建設用地土壤汙染情況複雜
本次發布的係列標準包括《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1部分:汙染狀況調查技術規範》《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3部分:土壤重金屬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技術規範》《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4部分:土壤揮發性有機物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技術規範》及《城市建成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廣州市是曆史悠久的特大型城市,工業化時間跨度長,工業門類眾多,工業企業地塊具有汙染情況複雜、汙染程度不一、汙染追溯困難等特點。
近年來,為做好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及其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工作,查明城市建成區土壤的環境狀況,保障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確保地塊再開發利用的環境安全,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廣州市環境技術中心、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等有關單位編製了廣州市地方標準。
勇於創新填補國內技術體係空白
本次出台的係列標準有不少創新之處,有的還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領域的空白。其中,《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1部分:汙染狀況調查技術規範》增加了調查啟動條件,避免了因不具備調查條件倉促開展工作,導致重新調查和經費浪費的問題;在多年實際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土壤汙染風險情況將工業企業地塊分為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和其他用地,將地塊內部分為重點調查區域和其他區域,並按照寬嚴相濟的原則分別提出了具體技術要求;明確了國家標準未作出規定的地下水監測項目技術要求;並根據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參考國內外相關技術規範,提出了異常點位排查技術方法,在我國國家及地方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標準體係中尚屬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3部分:土壤重金屬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技術規範》《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4部分:土壤揮發性有機物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技術規範》根據建設用地土壤監測的特點,創新性提出了全流程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技術要求,重點針對土壤調查監測的重要指標重金屬和揮發性有機物,細化采樣、製樣、檢測等流程的質控措施,切實保障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
此外,《城市建成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填補了我國城市建成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體係的空白,為全國開展各城市建成區土壤環境監測工作提供了工作基礎和技術支撐,具有重要意義。
將形成更完善的土壤汙染防治技術體係
本次係列標準實施後,將有效提高全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技術水平和地塊再開發利用效率,並為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落實《土壤汙染防治法》提供有益的借鑒。同時為全國各城市開展城市建成區土壤環境監測工作提供工作基礎和技術支撐,對未來全國建設用地特別是建成區土壤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體係的進一步構建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應用前景巨大。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州將在上述工作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繼續製定相關配套技術標準,最終形成一套完善的土壤汙染防治技術體係。2020年底前,將出台《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2部分:汙染修複方案編製技術規範》。建設用地地塊的土壤修複可按照該技術規範的技術要求編製汙染修複方案,指導汙染修複工作,保障修複效果。
此外,廣州還將繼續出台《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5部分:半揮發性有機物土壤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技術規範》及《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防治第6部分:土壤汙染修複工程環境監理技術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