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據省東江流域管理局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流域各地市水汙染治理措施持續推進,惠州淡水河紫溪、東莞石馬河旗嶺、東莞運河樟村等3個國考斷麵消除劣Ⅴ類,至此東江流域全部消除劣Ⅴ類國考斷麵,治理成效明顯。14個國考斷麵總體水質狀況良好。
1247宗規模以上“四亂”問題基本銷號
今年前三季度,東江流域內市、縣、鎮三級河長巡河共計62309次,發現問題共19179個,已整改18442個。根據水利部和省的部署要求,東江流域內1247宗規模以上“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已基本銷號,“清四亂”進入常態化規範化模式。流域各地市持續開展“四亂”問題排查整治,防止河湖“四亂”問題反彈。
流域相關地市狠抓水汙染防治攻堅。廣州市建立了市級動態評估觀察清單,重點督辦整治效果不夠穩定的河湧,截至9月底全市納入住建部監管平台的147條黑臭河湧已實現基本消除黑臭,東江流域納入市級考核的8條黑臭河湧中的永和河已實現長治久清。深圳市截至9月底已完成水汙染治理投資173.86億元,完成率60.4%,管網計劃新建66.83公裏,已建153.74公裏,超額完成任務。河源市東埔河黃沙河水係連通工程,達到消除黑臭要求,全市共排查入河排汙口699個,整改123個,完成率100%。東莞市以茅洲河、石馬河、東引運河、東江下遊四個流域治理為整體,分片區、分單元係統推進全市水環境整治,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建成截汙管網約7591公裏,超額完成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
41.87公裏省級碧道試點大部分建成
高質量規劃建設萬裏碧道是省委的重要決策部署,去年起我省已全麵啟動省級碧道試點建設。東江流域納入省級碧道試點的有深圳茅洲河寶安區河段、東莞華陽湖段、惠州金山湖段、廣州增江段以及河源柏埔河段,試點總長度41.87公裏。
據省東江流域管理局介紹,廣州市省級碧道試點項目增江段已於2020年6月底正式完工並對外開放。河源市省級碧道試點柏埔河段規劃建設長度6.5公裏,目前已進場施工。惠州市省級碧道試點金山湖段目前已完成投資約1100萬,按原立項標準碧道建設已基本完工,下一步計劃提高標準,繼續建設,努力打造碧道示範工程。東莞市省級碧道試點華陽湖段18.3公裏碧道已基本完成。
跨界河流治理一直是治水的重點難點。省東江流域管理局介紹,今年來,該局持續加強主要跨市界斷麵視頻監控,每半個月對流域9個主要市界斷麵的截屏情況進行彙總分析,評價監測斷麵整潔程度,並上報省河長辦。同時,結合河道綜合巡查、河湖“清四亂”暗訪巡查等業務工作對流域跨界河湖問題進行暗訪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前三季度共開展暗訪巡查80次。
在推進解決跨界河湖問題方麵,省東江流域管理局針對聯和排洪渠、永和河等跨界河湖問題,充分發揮流域統籌協調作用,加強跟蹤督辦,組織召開流域聯席會議,著力逐步推進解決跨界河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