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交流 > 督查專欄 > 貫徹落實

廣州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摘帽”

時間 : 2019-12-04 09:01:5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廣州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市147條納入國家監管平台的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3日,據廣州市河長製工作調度會消息,34條河湧“釘子”問題基本解決,全市12個國考、省考斷麵全部消除劣Ⅴ類。

  雖然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治水形勢仍然嚴峻。廣州市河長辦表示,河湧仍存在返黑返臭風險,為此公布了第一批20條黑臭河湧觀察名單,接下來將對這20條河湧的治理進行重點督辦。

  34條河湧“釘子”問題基本解決

  今年7月,廣州市河長辦暗訪巡查發現34條黑臭河湧存在79個“釘子”問題,要求各區重點突破、攻堅克難,堅決拔除這些影響河湧水質的“釘子”問題。當時全市147條納入國家監管平台的黑臭河湧中,仍有番禺區大山東湧、黃編湧和白雲區環滘河、棠景沙湧、羅崗湧這5條河湧尚未通過市級“初見成效”階段評估。

  廣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黑臭水體“拔釘”行動部署以來,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番禺7個區迅速行動,聚焦省、市暗訪中34條河湧存在的“釘子”問題,“一釘一策”、擰成合力,紮實推動了各種複雜問題解決。

  目前,34條河湧的問題有的已基本解決,有的正在按照既定方案推進整改,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經過本次“拔釘”行動,此前未通過評估的5條河湧均已通過市級複核評估。這意味著,全市147條納入國家監管平台的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

  隨著河湧消除黑臭,考核斷麵水質也逐步變好。據統計,今年1—10月,12個國考、省考斷麵全部消除劣Ⅴ類,國考鴉崗、大坳、東朗3個斷麵水質上升兩個類別(水質均由劣Ⅴ類提升為Ⅳ類),增江口、官坦、蕉門3個斷麵水質上升一個類別。

  重點督辦治理20條黑臭河湧

  盡管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水環境治理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147條河湧雖基本消除黑臭,但水質仍不穩定,仍存在返黑返臭風險。

  廣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坦言,國考、省考水質斷麵達標形勢嚴峻,大墩、東朗、石井河口等斷麵“久治不愈”;“散亂汙”存量大,也易“死灰複燃”;涉水違建數量大,嚴重侵占河湖空間;農業麵源汙染和養殖汙染防治難度大等。

  為此,市河長辦對全市黑臭河湧進行了動態評估,結合水質監測數據和上級部門通報問題,梳理出第一批20條黑臭河湧觀察名單並進行重點督辦。

  據悉,納入第一批觀察名單的20條黑臭河湧分別是番禺區丹山河、桔樹湧、沙溪湧、詵敦河,白雲區夏茅湧(含左幹渠)、璉窿支流、新市湧、潭湧、海口湧、躍進河,荔灣區江尾湧、裕安湧、鶴洞湧,海珠區馬湧、大幹圍湧,天河區棠下湧、程界東湧,增城區永和河(增城段),花都區田美河,黃埔區沙步湧。

  廣州市河長辦負責人要求,各部門、各區要以鞏固和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為中心,抓緊完善截汙支管、合流渠箱清汙分流、排水單元達標創建等工作,將治理工作不斷向黑臭河湧的支湧及邊溝邊渠深入,把支湧、邊溝邊渠以及黑臭小微水體作為廣州治水攻堅戰的下一個主戰場。特別是各區,要以第一批觀察名單中的20條黑臭河湧為重點,逐條河湧製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完成時限,立行立改、查漏補缺,迎接2020年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驗收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