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交流 > 督查專欄 > 督查行動

東莞市茶山鎮確立六項整治攻堅任務 力爭年內農村人居環境實現大變樣

時間 : 2022-04-26 10:46:28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道路更加寬敞,村裏小巷更加整潔、幹淨,屋前屋後的垃圾不見了,垃圾分類更加規範……連日來,在東莞市茶山鎮寒溪水、上元、博頭等村,煥然一新的城鄉環境讓群眾很舒心,幸福感滿滿。

  這些變化得益於茶山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早在今年1月,茶山鎮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分為六個階段,確立六項整治攻堅任務,力爭將農村打造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攻堅行動進入深化整治階段

  農村人居環境如何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

  4月19日,茶山召開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攻堅行動集中整治階段總結會暨深化整治階段工作推進會,總結全鎮集中整治階段工作存在的問題,部署深化整治階段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攻堅戰的各項任務。

  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茶山鎮人居環境暗訪短片。據了解,茶山鎮人居環境整治辦3個檢查組分別對18個村(社區)開展全覆蓋式檢查,重點檢查村道巷道、房前屋後、“三邊三地”、老村舊村、村級工業園區等區域,將巡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拍攝記錄。

  會議指出,各村(社區)必須了解自身的短板和弱項,深刻反思,找準問題症結,立行立改,確保農村人居環境在短期內有實實在在的變化。

  目前,茶山已全麵進入深化整治階段,常態化清理生活垃圾、村內塘溝、亂堆放亂搭建、河道衛生等,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不斷深化整治,全民攻堅,力爭將農村打造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為高質量完成深化整治階段任務,茶山鎮建立巡查、曝光、監督機製,由鎮人居環境整治辦對18個村(社區)進行常態化巡查督導,建立問題台賬,全麵提升人居環境整治執行力建設。同時,通過建立“網格化”、常態化管理機製製度,推進“一村一特色”治理模式,讓廣大農民群眾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主力軍。

  其實,早在今年1月,茶山鎮便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分成宣傳發動、集中整治、深化整治、鞏固成果、鎮級檢查評比和市級檢查評比六個階段,以助力東莞高水平創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市、不斷滿足群眾對改善人居環境需求為目標,並完成六項整治攻堅任務。

  按照深化整治階段的工作安排,茶山製定了《關於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大行動的工作方案》,從3月30日至4月10日,在全鎮18個村(社區)開展一次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大行動;4月11日至20日,進行查漏補缺,解決所有黑點、死角問題。

  為了全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4月2日,茶山還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攻堅行動推進會,解讀《茶山鎮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攻堅行動方案》《關於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大行動的工作方案》,力促今年內農村人居環境實現徹底改善和根本好轉。

  當天會議上,茶山根據全鎮實際情況,成立了以鎮委書記為組長,鎮委副書記、鎮長為常務副組長的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六項整治攻堅任務。即開展全域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攻堅、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及黑臭水體整治攻堅、小微水體清漂清汙整治攻堅、危舊農房整治攻堅、農村“三線”整治攻堅、田間窩棚防反彈整治攻堅。

  擬打造22條“門前三包”示範路

  “街道上越來越幹淨”“家院更美了”……4月25日,在茶山鎮博頭村紅石橋市場旁,李先生看著眼前的景象,連聲稱讚。

  博頭紅石橋市場隻是茶山鎮城鄉環境發生變化的一個縮影,近來,茶山群眾明顯看到了眼前的變化:道路更加寬敞,屋前屋後更加幹淨、整潔,城鄉環境煥然一新……

  為讓幹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成為茶山的常態,進一步提高街坊的生活品質,茶山深入開展“門前三包”專項整治行動,通過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安裝“門前三包”責任牌等措施,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

  此前,在上元村茶南路路段,茶山城管分局工作人員帶著“門前三包”責任書,逐一走進沿街單位、商戶門店,向他們詳細講解“門前三包”具體內容及責任範圍,並要求負責人簽好責任書,在其門口安裝好附有城管片長信息的“門前三包”責任牌。

  據了解,為切實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針對性、全域性和實效性,茶山鎮還專門成立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製定了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攻堅行動工作方案。

  根據方案,今年4月至6月,茶山將組織村(居)民、商鋪、工廠、企事業單位、居住小區簽訂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書,將“門前三包”寫入村規民約,督促群眾自覺維護門前環境秩序,共同營造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市容環境。

  茶山城管分局巡查員每天會到片區巡查,發現環境衛生或者關於市容市貌問題,巡查員會及時去處理。對於落實責任不到位的主體單位,巡查員會進一步督促其整改。同時,茶山城管分局還將開展“門前三包”評比活動。

  為了嚴防“回潮反彈”,4月2日至10日,茶山18個村(社區)組織開展了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大行動。當天,茶山鎮委書記黃錦發,鎮委副書記、鎮長黃麗香與環衛工人、誌願者等一起,走到橫江村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對該區域積存垃圾、雜草、大件垃圾和居民房前屋後的雜物、亂堆亂放建築材料等進行了全麵清理。

  “好的環境靠大家一起努力,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將家門口弄得幹幹淨淨、漂漂亮亮的。”家住上元村的李先生如是說。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營造幹淨整潔的良好人居環境,茶山深入開展“門前三包”專項整治行動,通過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安裝“門前三包”責任牌等措施,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共同守護美麗的城市環境。目前,“門前三包”工作已在茶山鎮十八個村(社區)同步鋪開,並計劃在今年打造22條“門前三包”示範路,簽訂責任書11950家。

  聯席會審讓審批流程更規範

  據了解,茶山此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以助力東莞市高水平創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市、不斷滿足群眾對改善人居環境需求為目標,全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實現鎮村同建同治同美。

  為了加大鎮級部門對各村(社區)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提升項目的參與度,發揮好行業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作用,避免出現大拆大建、反複開挖、重複建設等問題,降低鄉村建設成本,減少後期管護費用支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茶山鎮製定了《茶山鎮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提升項目聯席會審工作實施方案》(下稱《聯席會審工作實施方案》)。

  《聯席會審工作實施方案》對項目申報、審批、設計、實施和驗收等審批流程提出了明確要求,各村(社區)要按照“鞏固已有、查漏補缺、提升重點、分批實施”的原則,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突出的人居環境問題,開展人居環境提升項目謀劃,並鼓勵村際連片打造。

  為了落實主體責任,高效完成目標任務,茶山鎮委書記黃錦發指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戰,從中央到省、市都高度重視,茶山要把推動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下大力氣、花大功夫,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鎮上下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一盤棋”思想,進一步發揮各自主觀能動性,提升執行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黃錦發還強調,要建立完善會商溝通、反饋通報、檢查評比等製度,並抓好落實;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要落實屬地屬事責任,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正視農村人居環境存在的短板弱項,補齊短板、漏洞,要做到幹淨、整潔、有序,推動人居環境全域提升。要明確整治攻堅時間節點,倒排進度、掛圖作戰,把各項工作落實到崗到人,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有人抓、有人管。要把責任落下去,把督查沉下去,堅持把教育引導和宣傳動員結合起來,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監督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