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全省水質逾八成達優良

時間 : 2018-01-26 17:48:4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去年4月,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東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廣東部分地區水汙染問題突出,2016年全省69條主要河流124個監測斷麵水質達標率由2013年的85.5%,下降為77.4%。廣東省“十二五”規劃要求建成汙水收集管網1.4萬公裏,但實際隻完成9000餘公裏。

  2017年,廣東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全力打好治水攻堅戰。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主要江河水質總體良好,全省水質優良比例達80.3%,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全省新建成汙水管網5949公裏,為曆年最高。

  重點流域實施“係統治水、掛圖作戰”

  流經深圳、東莞兩市的茅洲河是省人大重點監督整治的6條跨界重汙染河流之一。2017年2月,省環境保護廳在深圳寶安區召開全省重點流域綜合整治掛圖作戰現場會,指出“係統治水、掛圖作戰”是全麵提升我省水汙染防治水平的必要途徑和創新舉措,實行一張圖幹到底,明確時間表、完善責任鏈,強化“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的工作倒逼機製。

  在“係統治水、掛圖作戰”新理念指導下,深圳、東莞兩市開啟全盤規劃流域治理工程。兩市不僅在行政審批上加快推動重點治汙工程上馬,還將茅洲河治理項目、排汙口分布、界河兩岸工業產業布局等工作內容整合到“一張圖”上,將每個工程的任務安排、進度、問題整合到“一張表”上,有效推進流域整治。

  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底茅洲河(寶安段)共和村、燕川、洋湧河大橋三個斷麵的氨氮指標已達到不黑不臭標準,沙井河、新橋河、石岩河等茅洲河支流治理也初見成效。

  清除飲用水源地保護區違法違章建築

  中山市長江水庫附近的怡景假日酒店貴賓樓,原3層高的園林式建築物從美麗的長江水庫邊銷聲匿跡,其舊址所在地也依據地形的特點,鋪上了綠色的草坪及各種灌木植被。

  違規建築從有到無,地麵鋼筋水泥變遍地綠草……短短15天時間,彰顯了中山市政府以治水為契機,維護廣大群眾的環境權益的綠色發展思維。中山市還專門投入約1000萬元,對古鎮新水廠等9個自來水廠的一級水源保護區設置物理隔離帶,建成物理隔離網26公裏,配套標誌牌30個,監控設備23套,建立健全飲用水安全保障體係。

  一年來,深圳市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違法建設項目59家已經依法關閉;揭陽市關停了引榕幹渠河岸沿線12家排汙企業和4個畜禽養殖場,關停頂溪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大尖山采石場;江門市按期完成了大沙河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畜禽養殖場清理整治工作……各地對飲用水源地內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均加大清理整頓力度。2017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

  加快汙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

  與地上的汙水處理廠相比,埋入地下、穿街入巷的管網、支網的建設更是水環境治理中的“硬骨頭”,既是水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

  被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汙水管網建設滯後問題後,2017年東莞全麵啟動新一輪截汙管網建設工作。截至去年12月24日,東莞新建成截汙次支管網623.86公裏,加上實施計劃外各鎮街自行建設的80公裏,全市新增管網超過700公裏。

  2017年,深圳市寶安區自加壓力,將管網建設年度目標任務從550公裏調為600公裏後又增至870公裏。目前,該區已完成新建890公裏管網建設,占總任務的102.2%。據統計,2017年全省新、改、擴建48座汙水處理廠,新增汙水處理能力70萬噸/日。在汙水配套管網建設方麵,新建管網達5949公裏,廣州、深圳、惠州、東莞、佛山等市管網建設均超額完成省下達年度任務。全省累計已建成各類汙水管網50788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