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將實現“12312”交通圈:廣州與珠三角各市1小時通達,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各市陸路2小時左右通達、與周邊省會城市陸路3小時左右通達,廣東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
記者28日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廣東要全麵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發展。到2020年,廣東交通基礎設施總體達到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建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國際綜合交通門戶地位基本確立。
其中,在軌道交通方麵,全省鐵路運營總裏程將達5500公裏。重點打造“五縱二橫”高速鐵路骨幹網絡,高速鐵路運營裏程達2000公裏,實現市市通高速鐵路,與各陸路相鄰省(區)均有高速鐵路連接。城際鐵路運營裏程達650公裏,珠三角城際鐵路網覆蓋珠三角九市及清遠市區。
公路網絡方麵,通車總裏程達25萬公裏,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網,通車裏程達1.1萬公裏,國家高速公路粵境段基本建成,省內幹線全部貫通;國道全麵通達縣城,省道普遍通達鄉鎮。
港航設施方麵,形成以珠三角港口群為主體、粵東和粵西港口群為兩翼,分工合理的集群化港口發展格局,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門戶。全省億噸大港增加至8個,港口貨物年通過能力達20億噸;集裝箱年通過能力達6500萬標準箱;高等級(三級以上)航道裏程達1400公裏。
民用機場方麵,重點打造“5+4”骨幹機場格局,建設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珠三角新幹線、珠海、惠州等機場共同發展的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加快揭陽、湛江、梅州、韶關等粵東西北骨幹機場建設,提升機場在本區域的樞紐服務能力。到2020年,全省民用運輸機場旅客吞吐能力超過1.4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610萬噸。
油氣管道方麵,線網長度達7000公裏,其中天然氣主幹管道約3600公裏,通達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
《規劃》還提出,“十三五”期間,廣東要構建功能完善的綜合交通網絡,按照“三橫四縱”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功能結構,提升網絡整體利用效率。其中,“三橫”是沿海主通道(廈門—粵東—珠三角—粵西—北海/海口)、閩粵桂主通道(龍岩—梅州—河源—珠三角—賀州/梧州)、粵北區域性通道(贛州—韶關—賀州);“四縱”是京廣主通道(長沙—韶關—清遠—珠三角—香港/澳門)、京九主通道(贛州—河源—珠三角—香港)、粵東區域性通道(汕頭—潮州—揭陽—梅州—瑞金)、粵西區域性通道(湛江—茂名—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