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技工院校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持“服務產業、促進就業、動態調整、特色發展”原則,以“精減一批、新增一批、優化一批”為抓手,加快構建與我省“製造業當家”“數字灣區”建設需求相適應的技工教育體係。
通知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製,加快淘汰滯後產業關聯專業。具體而言,各級人社部門需定期梳理轄屬技工院校專業開設情況,指導院校對教學質量差、連續三年未招生、連續三年就業率過低或就業前景較差的專業進行清理,形成精減專業清單。各級人社部門應依照清單,確保精減專業不再列入下一年度轄屬院校的招生簡章中,同時要指導院校做好精減專業的經費、師資、設備的整合和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等工作。
通知強調,科學規劃前瞻布局,重點培育新興產業急需專業。各技工院校應圍繞省委省政府重點領域戰略部署,如人工智能、機器人、康養、低空經濟等,每年向屬地人社部門提交新名稱專業需求。其中,珠三角地區技工院校結合新職業、新技術趨勢提出新名稱專業申請。省廳彙集各地市申報情況,聯合院校、行業企業共同評估論證,每年開發建設不少於5個新名稱專業,以廳名義發布並納入廣東省技工院校專業目錄。
通知還指出,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優化相關產業的關聯專業。各技工院校需結合新技術發展情況,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技工院校專業建設指南》為指引,對本校的相關專業進行優化,遴選出專業優化案例報送省廳,並在優化專業的經費支持、師資配備、實訓場地建設等方麵加大傾斜力度。
此前,廣東省職業技術教研室編寫了《新質生產力賦能技工院校專業建設指南》,對新質生產力及其新技術作了概述,闡述了新質生產力對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並詳細介紹了數字技術賦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和新技術融合專業建設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