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精英彙聚,技能好手萬裏挑一。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將於今年9月在法國裏昂舉辦。3月21至25日,國家人社部在上海、河南、廣東等3個賽區組織開展集中考核工作,並決出代表我國出征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的正選選手和備選選手。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當今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
廣東賽區承擔了28個比賽項目的集中考核工作,分別在6個分賽區舉行。來自河北、吉林、上海、江蘇、河南、湖北等省(市)以及相關行業共26個代表隊的157名選手參加考核。
走進賽場,飛機維修、製造團隊挑戰賽、增材製造等賽項,顯示了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成就;數字建造、自主移動機器人、機器人係統集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反映出我國正成為世界領先的“智造”大國;精細木工、珠寶加工、園藝等賽項,展現生活新潮流,觀賞性極強……一場場比賽中,選手們不斷朝著技能高峰攀登。
賽場上,全國技能好手們經過層層選拔齊聚一堂,精益求精地為爭取世賽門票同台競技;賽場下,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教練團隊,共聚一堂,現場觀摩圍繞比賽項目交流學習。
說起想要獲得一張世賽門票有多難,全國技能大賽商品展示項目金牌得主、並參加中國集訓隊選拔的陳嘉榮深有體會:“每一位出征世賽的選手都可以說是萬裏挑一。因為他們都經曆了校、市、省、全國的層層淘汰,才能入圍集訓隊,並在集訓中經曆層層選拔,才能脫穎而出,獲得世賽入場券。”
此次廣東承辦的28個項目涵蓋結構與工程技術、創意藝術與時尚、信息與通信技術、製造與工程技術、運輸與物流等5大分類,先進製造業、信息技術類占多數。
事實上,技能大賽的比拚,早已不局限於“手上功夫”。新時代的大國工匠,既要繼承傳統工藝技能,也要應時代之變,提升全方位的綜合素養。在選拔賽上,如數字建造、人工智能工程技術等不少項目就要求選手具備數學能力、編程能力,還得看得懂英語文檔。
據統計,目前,廣東共培養了世賽獎牌選手77人(26金、15銀、12銅、24優勝),全國技能大賽牌231人(61金,31銀、34銅、105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