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林業局消息,廣東於1月啟動並完成了2024年度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測工作,涉及全省16個地級市26個縣(市、區),共計35個監測單元、62個觀測分區,觀測麵積超過12051公頃,共監測到92種水鳥。
此次監測工作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一組織的第一次全國範圍的越冬水鳥同步監測。省林業局組織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山大學等有關單位編製《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測廣東省實施方案》,並抽調科研院所(校)專業技術人員、基層保護工作者和觀鳥愛好者等共60餘人組建了10支調查隊,開展了監測技術培訓及預調查,確保我省越冬水鳥同步監測工作順利開展。
據統計,本次同步監測範圍覆蓋了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在內的我省沿海灘塗、內陸湖泊等重要越冬水鳥棲息地,共記錄物種信息1700餘條,監測到92種水鳥,包括勺嘴鷸、黑臉琵鷺、東方白鸛、黑嘴鷗、小青腳鷸、中華秋沙鴨等1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占比超20%,其中東方白鸛的種群數量和分布明顯提升。
“此次監測將進一步補充完善我省越冬水鳥的種類、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狀況等基礎數據,為越冬水鳥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提供科學支撐。”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1月27日,攝影愛好者還在汕尾東山村濕地拍攝到了白鶴、彩鸛和東方白鸛3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鳥類同框出現的罕見畫麵,其中白鶴屬於汕尾首次記錄。
廣東位於中國大陸南部,地處熱帶、亞熱帶,北回歸線穿越全省,是我國光、熱和水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境內多山地、丘陵,複雜的地貌和濕熱氣候孕育了多樣的自然生態係統和豐富的候鳥資源。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候鳥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廣東記錄有野生鳥類584種,其中遷徙鳥類412種。
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廣東省候鳥及遷徙通道保護行動計劃(2023—2035年)》的實施,廣東將進一步加強候鳥資源調查監測評估,穩步推進珍稀瀕危候鳥專項保護和遷徙通道重要節點保護修複,持續提升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質量,增強候鳥及其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的保護能力,充分發揮林長製和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門間聯席會議製度作用,加大管護巡護力度,打擊各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保護合力,為越冬水鳥營造安全、適宜的越冬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