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南澳科學會議落地汕頭 吸引全球人才開展學術交流 廣東建設基礎研究研討新平台

時間 : 2023-02-09 10:39:0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2月8日,廣東汕頭南澳島,包括約20位院士在內的60餘位專家學者雲集,參加南澳科學會議啟動會。廣東省科技廳負責人表示,這是廣東基礎研究學科發展與交流的一件大事。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瞄準國際科學前沿,聚焦國家和地方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從這一定位可以看出,南澳科學會議致力於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研究學術交流重要平台。

  南澳科學會議是如何發起的?它為何落地南澳這個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今後如何提升會議的影響力?

  聚焦基礎 瞄準前沿

  早在去年7月,由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新高和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文暉共同發起的“南澳會議”首期——量子材料與調控(2022)研討會已在汕頭舉辦,與會者包括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多所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著名學者。

  龔新高介紹,在“南澳會議”的基礎上,廣東省科技廳和汕頭市政府決定打造南澳科學會議。去年10月底,相關各方以及各界專家再度相聚汕頭,召開南澳科學會議谘詢交流會,推動會議盡快落地。距離這次會議僅3個多月後,南澳科學會議啟動會成功舉行,並將在2月9日舉辦第一次會議。

  南澳科學會議聚焦前沿基礎研究,它之所以受到省市兩級的高度重視,與基礎研究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

  省科技廳負責人介紹,基礎研究是建設科技創新強省的基石。近年來,廣東基礎研究整體水平穩步提升,有效支撐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實現全國“六連冠”。汕頭市則正在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快構建高效能創新生態,著力增強科技創新發展“軟實力”。

  “潮汕文化聲名遠揚,我們希望南澳科學會議的落地和發展,能夠幫助潮汕地區吸引更多人才,提升粵東科技創新能力。”龔新高說。

  鼓勵交流碰撞 啟迪創新思維

  8日的啟動會結束後,與會院士專家在現場即圍繞各自科研領域和學科交叉問題自發交流起來,氣氛熱烈。

  提倡學術平等、自由思考和自由討論,是南澳科學會議明確的宗旨和原則之一。據介紹,會議對標香山科學會議和雙清論壇,前者由科技部發起,1993年正式創辦,會議的宗旨是創造寬鬆的學術交流環境,啟迪創新思維,促進知識創新;後者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舉辦,同樣倡導科學的精神,集中研討科學前沿問題。

  南澳科學會議的形式設計,便體現了鼓勵開展自由研討、啟迪創新思維的初衷。據介紹,會議以主題報告、專題報告和自由討論為基本形式,其中主題報告或專題報告主要內容包括議題的戰略意義、發展現狀、關鍵科學問題、未來趨勢等,而自由討論的時間應當不少於會議總時長的一半。

  南澳島碧水環繞、景色秀美、物產豐富、氣候宜人,主辦方希望,這裏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能夠為與會科學家提供良好的交流環境,“哪怕在海灘散步,科學家們的互相交流也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推動科學與產業深度融合

  當前,廣東正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鬆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汪衛華十分期待南澳科學會議的品牌能夠越來越響亮。

  “以我從事的材料科學研究為例,一方麵,在會議上的思想碰撞能夠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為科研帶來新靈感;另一方麵,隨著今後會議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必將有更多國內外的高端人才來到廣東、來到汕頭,他們將帶來更多前沿信息,推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產業發展更緊密結合。”汪衛華說。

  事實上,這種緊密合作已然開始。汪衛華透露,目前,鬆山湖材料實驗室已與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加強溝通,就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達成意向,未來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學生將有機會前往鬆山湖材料實驗室實習,雙方還將共同開展部分科研項目。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常凱也提出,南澳科學會議當前主要聚焦基礎學科,未來隨著會議更加成熟,規模不斷擴大,或可拓展到應用科學等更多領域,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科技支撐。